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
1、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1)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2)
A . 30° 1月
B . 60° 7月
C . 60° 1月
D . 30° 7月
2、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探测到火星土壤中存在有毒物质,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降低。读太阳系局部图(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美国探测的星球是图中的(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与地球生命形成无关的是( ) (3)
A . 有液态水存在
B . 大气中含有氧气
C . 磁暴现象
D . 稳定的太阳光照
3、下图示意模拟地球自转运动的实验(地球仪代表地球,白炽灯泡代表太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1)
A . 四季更替
B . 昼夜更替
C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 .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2)图示日期可能为( ) (2)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4、《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达到了8 000年最高水平。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 ) (1)
A . 黑子
B . 耀斑
C . 日珥
D . 太阳风
(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磁暴”就是太阳活动干扰电磁波,导致无线长波电通信信号被吸收,使通信中断
B . 许多地区气候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C . 太阳风出现会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通信衰减或中断,使地面能看到极光
D . 尽管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影响,但影响不到人类生活
5、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B .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 .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上升
D .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下图中的X处即为( ) (2)
A . 莫霍界面
B . 古登堡界面
C .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 内核与外核交界
6、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回答问题:
(1)甲地的时间为( ) (1)
A . 15时
B . 9时
C . 3时
D . 12时
(2)北京时间为( ) (2)
A . 6日8时
B . 7日8时
C . 6日20时
D . 7日20时
7、一条河流沿北纬35°度自西向东流,河中有一沙坝(下图),下列叙述及关联正确的是( )
A . 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 . 北岸受冲刷严重
C . 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D . 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8、下图为城市风原理逻辑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热力环流的某个环节,数字序号为具体内容,下列组合 最恰当的是( )
①城区和郊区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垂直运动
③高空、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④空气水平运动
A . 甲①,乙④,丙③,丁②
B . 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C . 甲③,乙②,丙①,丁④
D . 甲②,乙③,丙①,丁④
9、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得热源是( )
A . 太阳辐射
B . 大气逆辐射
C . 地面
D . 地热能
10、下图为地面受热过程示意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图中的(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 ) (2)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1、青藏高原的纬度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其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大,气温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 )
A . ①作用较强
B . ②作用较强
C . ③作用较弱
D . ④作用较弱
12、地球的昼夜温差比月球小,其原因正确的是( )
A . 月球距太阳远
B . 地球距太阳近
C . 月球本身不发光
D . 地球上有大气层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乙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乙图所示日期对应甲图中的 (填字母),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方是 。
(2)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图中A、B、C、D四点中,角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3)乙图中A、D两地均位于 (填“晨”或“昏”)线上,A地的地方时是 时,D地日出时刻是 时,昼长 (小时),D位于五带中的 带。
(4)甲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c移至d的过程中,乙图中B地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A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 。
(5)下列地理现象发生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中哪个点附近?请将代表这个点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
字母 | 地理现象 |
| 悉尼(澳大利亚)昼夜等长,且气温逐渐升高 |
|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2、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运动,再形成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
(5)B、C,b三个地方,哪一地容易形成阴雨天气 。
3、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夏季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城市居民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空中的实线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方向。
(2)简述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3)现规划在郊区建立一座有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甲、乙两地中哪里更合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