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昌乐市五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   )
A . 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 十月革命的胜利
2、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评论中国明清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

A . 关注民生政策 B . 重农抑商政策 C . 闭关锁国政策 D . 禁绝对外贸易政策
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各地前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请问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

A . 金文 B . 甲骨文 C . 楷书 D . 小篆
4、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

A . 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 . 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 .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 . 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5、《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统一国家建立 B . 江南地区开发 C . 商品经济繁荣 D . 民族政权并立
6、“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    )

A . 文艺复兴运动 B . 新航路开辟 C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 美国独立战争
7、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文中的这份文件(    )

A . 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B . 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C .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 . 限制了总统的权利
8、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我国古代丞相制的设立和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

A . 秦朝和汉朝 B . 西汉和唐朝 C . 唐朝和明朝 D . 秦朝和明朝
9、下列关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目的是富国强兵 B . 得到秦朝国君的支持 C .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 加速了社会前进的步伐
10、“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    )
A . 河姆渡人 B . 半坡人 C . 北京人 D . 山顶洞人
11、与下图相关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郡县制
12、汉武帝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汉武帝的目的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
13、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在位时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以下措施哪些体现了他关注民生(  )

①轻徭薄赋,让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

②注意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4、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 西藏正式成为唐的一部分 B . 加强了唐蕃友好交往,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C . 有利于佛教的传播 D . 有利于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15、请问下图中人物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

A . 出使西域,沟通丝绸之路 B . 西游天竺,研习佛法 C . 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D . 航海西行,发展海上交通
16、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庆典、庙会等场合,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对下图所示的燃放物使用得特别多。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有(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发明

④火药的发明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7、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 . 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 .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 .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
18、一位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参加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可以领取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应出现在(  )
A . 古代雅典 B . 古代印度 C . 古代巴比伦 D . 古代罗马
19、大化改新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
A .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 .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 C .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 . 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20、北京2008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是(  )
A . 丝绸之路 B . 郑和下西洋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工业革命
21、从一个炮兵上尉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几十年,滑铁卢一战使之退出政治舞台的历史人物是(  )
A . 克伦威尔 B . 华盛顿 C . 罗伯斯庇尔 D . 拿破仑
22、19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
A .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B .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 .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3、《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 . 蒸汽机的改良 B .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 第三次科技革命
24、20世纪初,大国结盟让整个欧洲笼罩着战争的阴疆,按当时的形势推测,如果德国去进攻俄国,那么下列哪个国家有义务全力去帮助俄国(  )
A . 英国 B . 意大利 C . 美国 D . 中国
25、“任何生物如果以任何方式发生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且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被选择。”这一理论被归纳为(  )
A . 经典力学体系 B . 生物进化论 C . 相对论 D . 电磁感应原理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的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新兴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三: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同。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四:美国舰队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材料五: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请回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该国目前是什么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的敌人”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指出推动材料中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谁?依据材料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在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科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1760年

1800年

1830年

1870年

蒸汽机

5

35

160

2060

水车

70

120

160

230


材料二: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材料三: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国别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1870年

23..3℅

13.2℅

31.8℅

10℅

1913年

35.8℅

15.7℅

14℅

6℅


材料四:1913年各国殖民地面积位次表

国别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位次

1

4

5

2


材料五: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的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1899年12月的一次演说

请回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哪一重大科技成就显著地促进这些数字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国家中谁的发展速度最快?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4)结合材料四分析材料五中“任何人”“他人”指的是哪些国家?他们之间的矛盾集中在哪一方面?这一矛盾的发展最终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灾难?结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导致这一灾难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昌乐市五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