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
A . 甲、乙、丙
B . 丙、乙、甲
C . 丙、甲、乙
D . 乙、甲、丙
2、下列化学用语及其含义正确的是( )
A . O3:三个氧原子
B . CO:一氧化碳
C . FeCl2:氯化亚铁
D .
: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取固体粉末
C . 熄灭酒精灯
D . 滴加液体




4、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
A . 铁片
B . 红磷
C . 木炭
D . 硫粉
5、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 . 水中的Ca2+、Mg2+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C . 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 , 质量比为2:1
D .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
6、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族
B .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 . 硫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和是16
D . 硫化镁(MgS)中镁的质量分数约为43%

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黑白小圈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
B . 该图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C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 该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可表示为2:1:2
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时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9、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B . 空气污染物:CO2、NO2、SO2
C . 净化水的方法:沉降、过滤、吸附、电解
D .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氧化反应
10、下列方法或试剂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物质(括号内是杂质) |
方法或试剂 |
|
A |
FeSO4(CuSO4) |
Fe |
B |
Fe(Cu) |
CuCl2 |
C |
CO2(CO) |
点燃 |
D |
CaO(CaCO3) |
水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工业上用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备金属钛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略):
(1)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反应①产生的CO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它燃烧时的火焰呈 色,检验CO2的化学方法是 (书写化学方程式)。
(3)在实验室中进行步骤②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汁、尾接管、锥形瓶等。
(4)反应④属于置换反应,它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在氩气中进行的原因是防止高温下 (填化学式,一种即可)与氧气发生反应。
(5)绿色化学提倡物质循环利用。仔细观察上述流程图,回答:在以上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一种即可)。
2、实验室常采用亚硫酸钠固体(Na2SO3)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SO2 , SO3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图 (填字母序号)。实验室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O2或者CO2 , 分别写出制取这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前者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3)用图C所示装置收集SO2时, (填“a”或“b”)端管口进气。图D烧杯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多余SO2 , 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填序号)。
A.NaOH+SO2=Na2SO3+H2O
B.2NaOH+SO2=Na2SO3+H2O .
C.2NaOH+SO2=Na2SO3
3、
(1)现有三组物质: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AgNO3溶液,用组内物质就能够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的是 (填序号);
(2)相同质量的Fe和Zn分别与一定量的稀H2SO4反应,最终生成的H2质量相等,其中Zn与稀H2SO4的反应情况如下图曲线A所示。
①请用曲线B在上图中表示出Fe与稀H2SO4反应产生气体的情况 。
②判断:金属 (填“Zn”或“Fe”)一定有剩余。
(3)若上述反应中消耗了28g的Fe,计算由Fe产生H2的质量。(要求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