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李凭箜篌引》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1小题)

1、《李凭箜篌引》选自《      》,作者      ,唐代诗人。

2、清代人方扶南把《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李凭箜篌引》诗题中的“引”是      ,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4、诗《李凭箜篌引》中引用了我国著名的神话中的人物      ,关于她有两个最著名的传说       、      

5、与“湘妃竹”故事有关的诗句是      

6、“吴质不眠倚桂树”一句所含有的民间传说故事是      

7、给下面带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吴丝      桐张高秋,空山凝云      不流。

②江娥啼      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③女      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④梦入神山教神      ,老鱼跳波瘦      舞。

8、诗《李凭箜篌引》中含有一成语是      

9、解释下列带下划线的词语的意思。

①李凭中国弹箜篌      

②芙蓉泣露香兰笑      

③石破天惊秋雨      

④露脚斜飞湿寒兔      

10、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理解有误的项是( )。

A . 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B .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因为它们都是作者喜爱的。 C . 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 D . 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11、对《李凭箜篌引》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李贺通过诗歌来赞美李凭的精湛技艺。 B . 这首诗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C . 诗歌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D . 作者直接描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能力提升(共7小题)

1、谈谈你对《李凭箜篌引》运用典故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
2、试赏析《李凭箜篌引》作者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的独特之处。

3、写出《李凭箜篌引》这首诗中直接描写乐曲的句子,并分析其妙处。

4、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李凭箜篌引》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5、赏析“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

6、请简要分析诗《李凭箜篌引》的艺术特色。

7、《李凭箜篌引》最后一句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写乐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1、读诗句,完成下列各题。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中的“老”“瘦”是否妥当,试分析。

(2)诗中有一句起过渡作用,找出来,加以分析。

四、拓展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描写音乐的诗,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暮山碧,秋云几万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传为司马相如之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半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蜀僧抱绿绮”中写“绿绮”意思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2)“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中“一挥手”“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李凭箜篌引》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