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硫在密封的容器(内有空气)里燃烧,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m)与时间(t)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2、小亮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9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数为40mL,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A . 小于50mL B . 大于50mL C . 等于50mL D . 无法判断
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26

2

12

A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 . 待测数据是23 C . 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 D . 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向锥形瓶内加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试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的顺序是( )
A . ③②①④⑥⑤ B . ④③②①⑤⑥ C . ①③②④⑥⑤ D . ④②①③⑥⑤
5、自然界中存在氧、碳等元素的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动植物的呼吸 C . 微生物分解作用 D . 煤等燃料的燃烧
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
A . 水沸腾 B . 瓷碗摔碎 C . 石蜡熔化 D . 动植物呼吸
7、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 B .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C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做燃料
8、下列现象或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木炭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一样

C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冰、水由同种分子构成

D

液氧和氧气的颜色不同

 同种分子在不同温度时,颜色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也不变
10、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
A . 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 . 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 . 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 . 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11、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 NaNO3 B . NO2 C . NH4Cl D . N2
1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 . ①④⑥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⑥ D . ①③⑤⑥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 2Mg+O2 2MgO B . 2H2+O2 2H2O C . C+O2 CO2 D . 2KClO3 2KCl+3O2
16、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20 mL水与2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 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C .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说明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D . 水通电能分解,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7、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B . C . 氧气 D . 氢气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B . 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C .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 .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19、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34,n=6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D . 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易失去电子
20、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B .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C . 图甲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 . 图乙比图甲环保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或数字填空:
(1)硫酸根离子           
(2)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N2O4═3N2+4R+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Mg2+       
(2)       
(3)SO2       
(4)2Cl      
3、如图中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D粒子的符号是      
(2)A、B两种粒子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可形成化合物B2A,该化合物(B2A)的化学式      
(3)以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表示的是金属元素的离子(填字母代号)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氮气、木炭、硫、氧气、红磷、铁丝中的一种,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红热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1)写出A、B、C、D的名称  A      B      C      D      
(2)写出铁丝在A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1)①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B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的化学式为      ,该实验证明了水由      

③C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常用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     D.②①④

(2)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      来鉴别,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
(3)
A . 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 . 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 . 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 .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      端通入(填“a”或“b”)
(4)若用B、G装置制取氧气,将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取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接下来的操作是先            
(5)实验室利用上述发生装置C制取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化石燃料之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得,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选择      (填字母以下同)收集装置可选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根据你的所学,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一个空的软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在瓶中倒入1/3容积的水,立即盖紧瓶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如图,从烧杯的一侧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      的物理性质和      的化学性质

(3)如图,准备好双孔塞(插有带小气球的短玻璃管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分液漏斗)取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用双孔塞将集气瓶塞紧。把澄清石灰水放入集气瓶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学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把干燥的小花直接放到干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无现象产生,说明      

实验二:用水喷湿后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如图示),可观察到的现象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七、计算题(共2小题)

1、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抗击暴风雪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钾(CH3COOK);请计算:
(1)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2)求其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只要求写出分数即可)
(3)醋酸钾中碳、氢、氧、钾元素质量比      
2、课外小组的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25g贝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当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100g时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20.6g (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要求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