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蒙古中学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
年级:六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 . ①②⑤⑥
B . ③④⑦⑧
C . ①③④⑥
D . ②⑤⑦⑧
2、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资源匮乏
B . 环境污染
C . 粮食短缺
D . 导弹发射
3、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 生命现象
B . 生物的活动规律
C . 一切生物的组成
D . 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
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
A . “上”和“6”
B . “下”和“9”
C . “
”和“9”
D . “
”和“6”


5、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的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放下的原因是( )
A . 防止水溢出
B . 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
C . 防止出现气泡
D . 防止盖玻片受损
7、给玻片标本染色时,最合理的操作是( )
A . 先滴加染液,再盖盖玻片
B . 把标本放入染液中浸泡
C . 在盖玻片上滴染液
D . 在玻片的一侧滴染液,在另﹣侧用吸水纸吸引
8、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土壤
B . 空气
C . 温度
D . 阳光
9、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必须要使其光路畅通,下列有关描述显微镜光路畅通的正确叙述是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光源)→( )
A . 通光孔→光圈→玻片标本→镜筒→物镜→目镜
B . 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镜筒→物镜→目镜
C . 通光孔→光圈→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
D . 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
10、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A . 转换器
B . 细准焦螺旋
C . 粗准焦螺旋
D . 镜臂
11、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
A .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 .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 .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 .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12、从洋葱表皮上撕下一小块透明薄膜制成玻片标本用来临时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作( )
A . 切片
B . 永久装片
C . 涂片
D . 临时装片
13、在探究“蛆是从哪儿来的”实验中,选择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 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碗里,其中一个碗口覆盖有纱布,另一个碗口敞开.放 在同一环境下,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 . 猪肉是否见光
B . 猪肉是否覆盖
C . 猪肉是否放在同一温度下
D . 猪肉里原先是否有蛆存在
14、“大树下面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这说明( )
A . 植物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空气会影响植物的生存
15、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 )
A . 向左上移动
B . 向右上移动
C . 向左下移动
D . 向右下移动
1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 . 新鲜的
B . 完整的
C . 薄而透明的
D . 干燥的
17、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 . 随手扔掉
B . 放进垃圾桶中
C . 放回大自然中
D . 用作鱼饵
18、对好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 . 白亮圆形的
B . 圆形有直射阳光的
C . 光亮椭圆形的
D . 灰暗圆形的
19、当实验室光线较暗时,显微镜的调节宜为( )
A . 大光圈,平面镜
B . 小光圈,凹面镜
C . 大光圈,凹面镜
D . 小光圈,平面镜
20、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人
B . 蘑菇
C . 青蛙
D . 课桌
21、下列活动不是人和动物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是( )
A . 呼出气体
B . 出汗
C . 脱发
D . 排尿
22、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西瓜地里长出杂草,西瓜与杂草的关系是( )
A . 竞争
B . 捕食
C . 合作
D . 没有关系
23、在温暖、潮湿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植物
B . 阳光
C . 土壤和空气
D . 温度和水
24、你认为“关爱”的真正含义应该是( )
A . 关爱人类
B . 关爱珍惜动植物
C . 关爱农作物
D . 关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2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不用手触摸刀片的刀口
B . 加热时,为防爆炸,远离加热装置
C . 加热结束后,先切断热源
D . 实验结束后,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26、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10×”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A . 10倍
B . 45倍
C . 55倍
D . 450倍
27、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放大倍数最大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 甲和丁
B . 乙和丁
C . 甲和丙
D . 乙和丙
28、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10×”时,学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仅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
A . 2个
B . 4个
C . 10个
D . 40个
29、在观察玻片标本时,在显微镜下看到视野中有一黑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黑点都没有发生位移,因此可以判定黑点是在( )
A . 反光镜上
B . 目镜上
C . 物镜上
D . 装片上
30、在玻片标本压放在通光孔上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A . 用左眼观察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
B . 先降物镜到近玻片标本,再用左眼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物镜,直到找到物像
C . 左眼观察目镜,调整细准焦螺旋下降物像,直到找到物像
D .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下降镜筒,再观察找到物像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观察显微镜结构图,并回答问题(在[]内填标号,在横线上填名称)
(1)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② ,③ ,④ ,⑥ .
(2)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和[ ] .
(3)能大范围升降镜筒的是[ ] ,能小范围升降镜筒的是[ ] 能反射光线的是[ ] ,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
2、如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2)图中②的操作应先让盖玻片一端接触液滴,再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防止玻片标本中产生 .
(3)从植物叶片上切取一个薄片制成的临时玻片标本叫 ;
取一滴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临时玻片标本叫 .
(4)可以用于染色液体有 等,染色时先在盖玻片一端滴加染液,另一端要用 吸引.
3、下列是有关生命现象和生命的特征,请将两列中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填在括号内
A、鱼用鰓呼吸 a、应激性
B、向日葵朝向太阳 b、生长现象
C、植物的开花结果 c、适应性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生殖现象
E、蘑菇由小长大 e、遗传现象
F、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f、生物能进行呼吸
G秋冬季节,葡萄藤上叶都落光了 g、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某学习小组想要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你帮他们完善下列步骤:
(1)提出的问题是: ?
(2)作出的假设是: .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以便形成对照实验.
(4)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分别各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 值.
(5)得出的结论是 .
(6)另一个学习小组想要“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 ,需要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
(7)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