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军川农场学校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
年级:六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 大气圈、水圈及岩石圈的全部
C .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 .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2、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 . 9>6
B . 6<9
C . 6>9
D . 9<6
3、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缩小光圈
B . 换高倍目镜
C . 选用凹面镜反光
D . 调节细准焦螺旋
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片农田
B . 一块草地
C . 生物圈
D . 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5、下列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
A . 大气圈的底部
B . 水圈的大部
C . 岩石圈的表面
D . 地壳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7、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类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分解者很少
B . 缺乏生产者
C . 没有消费者
D . 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8、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 .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B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C .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9、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 阳光→草→牛→虎
B . 鼠→蛇→鹰
C . 鹰→蛇→青蛙→昆虫
D . 草→兔→鹰
10、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母鸡下蛋
B . 雨后彩虹
C . 大汗淋漓
D . 稻浪滚滚
1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 ②珊瑚 ③蘑菇 ④智能机器人 ⑤卫星.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④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 温度
B . 光照
C . 湿度
D . 空气
13、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环境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水稻地里长出杂草,水稻与杂草的关系是( )
A . 寄生
B . 捕食
C . 竞争
D . 合作
14、有些动物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体现了( )
A . 环境影响生物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依赖环境
15、蜣螂滚粪球,草生长旺盛,说明(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生物选择环境
16、在生态系统中,下列选项中为生产者的是( )
A . 蘑菇
B . 土壤
C . 水稻
D . 蜜蜂
17、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
A . 青蛙捕食昆虫
B . 黄鼠狼吃鸡
C . 松鼠吃蘑菇
D . 山羊吃草
18、下列因素中与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有关的是( )
A . 生物的数量与质量
B . 生物的数量与比例
C . 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D . 以上都是
19、在生态系统中,从总体上看以下三者之间数量上的关系是( )
a植物 b草食动物 c肉食动物.
A . a<b<c
B . a>b>c
C . a﹦b﹦c
D . a>b<c
20、下列各项中能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的是( )
A . 兔子吃草,狐吃兔子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D . 老鹰吃蛇,蛇吃老鼠
21、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各个圈层的生物是( )
A . 细菌
B . 鱼类
C . 鸟类
D . 人类
22、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 )
①提出问题 ②制定计划 ③作出假设 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与交流 ⑥得出结论.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④⑤⑥②③
C . ①③⑤②④⑥
D . ①③②④⑥⑤
23、显微镜的下列部件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 )
A . 反光镜和目镜
B . 物镜和目镜
C . 遮光器和镜筒
D . 转换器和物镜
24、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首先要使下列哪些结构成一条直线( )
A . 目镜、物镜、通光孔、镜筒
B . 物镜、镜筒、目镜、载物台
C . 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 . 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
25、使用10倍显微镜的情况下,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一行细胞如图所示,如果换成40倍物镜,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 1个
B . 4个
C . 8个
D . 32个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 .
2、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
3、生物学是研究生命 和生命 的科学.
4、如果调查范围比较大,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
5、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因素和 因素.
6、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是相对稳定的.
7、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8、生物圈是地球上 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9、生物在 环境的同时,也 和 着环境.
10、在生态系统中的 、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1、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
12、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是 的.
三、资料分析(共1小题)
1、对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黑龙江漠河(我国最北部)、江西庐山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体长(毫米) | 耳长(毫米) | 体毛 | |
A地区 | 695 | 65 | 浓密 |
B地区 | 540 | 86 | 正常 |
C地区 | 483 | 103 | 稀疏 |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推测:
(1)A地区为 ,B地区为 ,C地区为云南西双版纳.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 ,而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保温,这说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 相适应.
(3)对这种动物外部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四、识图作答(共3小题)
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 ,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 ;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2、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水丰草美蕈菇鲜,银鹤凌霄浪里翻.”黑龙江不仅有广袤的黑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如扎龙湿地、兴凯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等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此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素有“ ”之称,有净化水质和 的作用.
(2)写出上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3)若此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污染,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 的体内积累最多.
(4)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据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
(1)对光时,应首先转动图中的[ ] ,使[ ] 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的中心.
(2)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3)若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用该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 倍.
(4)若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你认为应该把玻片标本向 方向移动,才能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5)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渍的正确方法是用 擦.
(6)在观察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镜头,污点都没有动,则说明污点在 上.
2、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3)本实验中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4)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5)若有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 值.
(6)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