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七)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训练(共6小题)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即刮目相待      

②与蒙论议      

③木兰当户织      

④万里赴戎机      

⑤赏赐百千强      

⑥但微      

⑦康肃笑而      

是陋室      

⑨可爱者甚      

⑩山门于河      

二石兽于水中      

⑫转转不      

2、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对镜帖黄花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      

③但手熟尔      

3、指出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义。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士邪

古义:      

今义:      

②军十二卷,卷卷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③尔敢轻吾射

古义:      ;今义:      

十余岁

古义:      ;今义:      

⑤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Ⅰ当:①涂掌事            ②但涉猎      

Ⅱ见:①往事耳            ②大兄何事之晚乎      

Ⅲ市:①东买骏马          ②愿为鞍马      

Ⅳ射:①尝于家圃          ②尔安敢轻吾      

Ⅴ自:①公亦以此        ②钱孔入      

Ⅵ如:①是再啮            ②其言      

5、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      

②香                  

③苔痕阶绿      

④无丝竹之      

⑤无案牍之      

⑥不                  

数小舟      

6、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二、综合训练(共6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的作者是      ,是      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的      ,是我国第一部      史书。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③蒙以军中多务      

④及鲁肃寻阳      

(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5)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①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句子是:      

②“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木兰诗》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可汗大点兵

但闻黄河流水鸣

朔气传金

皆次当

建奇功

(2)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A . 愿为鞍马(买) B . 骑(练习,学习) C . 长而精(更加) D . 男装(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有两个成语出自【甲】文,它们是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是【乙】文中的主旨句,【甲】文与之相类似的句子是      
(5)怎样评价木兰这一形象?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卖油翁》的作者是      朝的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之久而不去      

②以钱其口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笑而遣之。

(4)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      

是陋室      

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案牍之劳形      

⑤子居九夷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或曰:“陋,如之何?”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爱莲说》

    【乙】竹似贤 , 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 , 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贤:贤者。②本:根。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直以立身: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⑤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⑥体:体悟。⑦虚受:虚心接受。⑧贞:坚贞。⑨之:代词,指竹子。⑩实:充实。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②竹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竹似贤,何哉?

(3)【甲】文从莲的                  、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      、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
(4)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②岂能暴涨携之去      

③沿河求之,不亦颠      

④渐激渐深,石之半      

(2)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A . 闻之笑曰 B . 当求之于上流 C . 一老河兵闻之 D . 其反激之力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4)
A .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5)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