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汀东教研片六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五•一”假期,小英随爸妈外出旅行,途中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 )
A . 汽车的方向盘是个轮轴
B .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C . 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
D . 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 )
A . 甲
B . 乙
C . 树
D . 路面
3、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 1mm
B . 1cm
C . 1dm
D . 1m
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 .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 . 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 .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 . 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5、1600000µm可能是 ( )
A . 一座山的高度
B . 一本书的长度
C .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D . 一个人的高度
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
A . 2.5µm=2.5µm×10-6m
B . 2.5µm=2.5 ×10-5dm
C . 2.5 µm=2.5×10-6cm
D . 2.5 µm= 2.5 ×10-9m
7、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松,则测量值会 (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都有可能
8、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厘米,45.28厘米,45.31厘米,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 )
A . 45.29厘米
B . 45.297厘米
C . 45.30厘米
D . 45.3 厘米
9、吉他手在演奏时右手不断地来回拉动琴弦,左手在琴弦上上下下滑动并用手指按压琴弦,他的左手不断在琴弦上滑动目的是为了改变 (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传播方向
10、图中物体在高速运动时,它们速度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①③②
1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声波具有能量
B .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 .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13、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 . 大钟的回声
B . 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 . 大钟还在振动
D .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4、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音速
15、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1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 )
A . 36km/h
B . 108 km/h
C . 144 km/h
D . 180km/h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给下面测量的结果补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一步的长度为4.5 ,细铅笔芯直径是0.7 ,
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 6400 ,百米赛跑男子记录11.2 .
2、单位换算:9×10-8 m= nm, 2m/s= km/h .
3、跑步机是健身用的,使用时人在运动的皮带上跑步,如图所示.一天,爸爸兴奋地从跑步机上下来说:“今天真痛快,跑了2km,一定减肥了”小阳茫然地问:“我看你始终没有离开,怎么会跑了2km?”爸爸给小阳讲了其中的道理,原来,爸爸“跑了2km”是以 为参照物的.
4、如图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 .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准确值是 cm .
5、“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呀山也转”这两句话中的“山不转”和“山也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说明运动和静止的 性 .
6、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 . 他采用的的方法是 ;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计时少的人运动得快,他采用的的方法是 .
7、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50m,则这个物体在前5s内的速度为 m/s .
8、运动员在“百米赛跑”起跑阶段的速度为6m/s,跑向终点时的速度为9m/s,最后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已知运动员的成绩为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
9、当人们横过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 人急行的速度约2 m/s,人急行横过6m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s;若急驶的小汽车的速度80km/h,人至少要在距离行驶过来的小汽车前 m处开始穿越马路才安全 .
10、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它的频率高于 Hz,如果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 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原因是 .
1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一次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
(1)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 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照片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时间t/s | 0 | 10 | 20 | 30 |
| 50 |
路程s/mm | 0 | 12.0 | 22.2 |
| 48.7 |
|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以得出蜗牛是做 运动,蜗牛在前20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m/s,整个50 s的平均速度是 mm/s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使钢尺振动的 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就不同;若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尺,使钢尺振动的 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就不同 . 换用塑料尺拨动,则发出的 不同 .
2、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 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 ;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原因是什么?
3、以下各图是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其中:
(1)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 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 ,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 有关;
(2)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4)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为收费站路边的两个交通标志牌,两牌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根据交通标志牌的内容,求:出租车从此地到机场最快要用多长时间?
2、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 .
(1)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多少m/s .
(2)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
(3)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