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单选题(共16小题)

1、“生物质能”主要是指树木、庄稼、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古老的柴火做饭、烧炭取暖等粗放用能方式正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改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B . 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的能源 C . 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D . 使用沼气这种生物质能是对化学能的充分利用
2、在25  ℃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4 , 在35 ℃时,水的离子积Kw=2.1×10-14 ,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 35 ℃时,c(H)<c(OH) C . 35 ℃时的水比25  ℃时的水电离程度小 D .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3、某种溶质的溶液的pH=2,向该溶液中加水到体积变为原来溶液体积的10倍,所得溶液的pH在2~3之间,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A . 强酸 B . 弱酸 C . 强碱 D . 弱碱
4、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 B .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 . 负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D . 该电池提供1 mol e , 消耗氧气0.25 mol
5、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Ksp[Fe(OH)3]<Ksp[Cu(OH)2] B . 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 . 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 . 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达到饱和
6、下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 .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体 C . 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 . 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7、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 (NH4)2SO4溶于水:(NH4)2SO4=2 +SO42-   B . H2SO4溶于水:H2SO4 2H+SO42- C . HF溶于水:HF H+F D . NaHCO3溶于水:NaHCO3=Na+HCO3-、HCO3- H+CO32-
8、在较稀FeCl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Fe3+3H2O Fe(OH)3+3H , 在此溶液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解平衡不移动 B . 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 溶液中H浓度增大 D . 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9、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A . 加水稀释成100 mL            B . 加入10 mL的水进行稀释 C . 加入10 mL 0.01 mol·L-1的NaOH溶液       D . 加入10 mL 0.01 mol·L-1的HCl溶液
10、已知:H2(g)+ O2(g)=H2O(l) ΔH=-285.83 kJ·mol-1

CO(g)+ O2(g)=CO2(g) ΔH=-282.9 kJ·mol-1

若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可生成5.4  g H2O(l),并放出114.04  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  )

A . 0.22 mol B . 0.15 mol C . 0.1 mol D . 0.05 mol
1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C(金刚石,s)+O2(g)=CO2(g) ΔH1    ②C(石墨,s)+O2(g)=CO2(g) ΔH2

③C(石墨,s)=C(金刚石,s) ΔH3=1.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ΔH3=ΔH1-ΔH D . ΔH1>ΔH2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反应的是(  )
A . +H2O H2CO3+OH-                  B . HS+H2O S2+H3O C . +2H2O H2CO3+2OH-                D . F+H2O=HF+OH
13、关于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 B .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 . 地下钢管连接镁块是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 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钢铁腐蚀时,钢铁接电源的正极
14、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当Δ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 .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 . 1 mol NaOH分别和1 mol CH3COOH、1 mol HNO3反应放出的热量:CH3COOH<HNO3
15、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只提高逆反应速率 B . 降低温度可提高正反应速率 C .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6、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 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    B . 若某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一定是由于该盐发生了水解反应 C . c(H)<c(OH)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 钠盐溶液不可能是酸性溶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铅和二氧化铅,电解质为稀硫酸,工作(放电)时该电池的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试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2)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3)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      极。
(5)电流方向从      极流向      极。
2、CH4的燃烧热为893 kJ·mol-1 , 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溶度积常数(Ksp)。例如:Cu(OH)2 Cu2+2OHKspc(Cu2)·[c(OH)]2=2×10-20。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 , 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      
(2)要使0.2 mol·L-1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pH为      
4、写出NH4HCO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            
5、现有下列物质:①100 ℃纯水;②25  ℃  0.1 mol·L-1HCl溶液;③25  ℃  0.1 mol·L-1KOH溶液;④25  ℃  0.1 mol·L-1Ba(OH)2溶液。
(1)这些物质与25 ℃纯水相比,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抑制水的电离的是      ,水电离的c(OH)等于溶液中c(OH)的是      ,水电离的c(H)等于溶液中c(H)的是      
(2)从②和③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进而可推出的结论是:同一温度下,      时,水的电离度相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