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基础复习: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5小题)
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和谐相处、相互交流
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
④同化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统一
③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强包容性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民族节日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①各地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②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①都蕴含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②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①是中华民族区别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特色突出
②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能够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③书写了中华文化,传承着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
④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
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树一帜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由独特的作用
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如同一部部石刻的史书,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①为中华文化的海外输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②使中华文化开始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③体现了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④得益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①人的精神世界总是物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
②中国人民善于在实践中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④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传统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④中医药见证了文化的源远流长
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②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③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④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二、非选择题 (共2小题)
近日,大型历史古装电视剧《芈月传》登陆北京卫视,不仅仅是这个“芈”字夺人眼球,该剧中大量的生僻字更是引发网友热议。对待生僻字,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生僻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在生僻字中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或是有着时代的印记,可以勾起人们的历史记忆。也有人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运用,文字用于交际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简捷和效率,而生僻字影响了文字交际的使用价值。这些不常用的汉字已经没有意义了。
材料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材料二: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