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植物体哪一结构发育而来()
A . 根
B . 芽
C . 叶
D . 茎
2、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 )
A . 藻类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种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 . 遗传和变异
B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活需要营养
D . 生长和繁殖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水
B . 光
C . 空气
D . 土壤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夏天雨后,蚯蚓常爬出地面
B . 大树下面好乘凉
C . 鸟类随季节迁徙
D .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6、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较暗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物像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
A . 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 . 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 . 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 . 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7、画细胞结构图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图形应画在页面的中央
B . 视野中颜色较深的地方用铅笔图黑
C . 一般用3H铅笔绘图
D . 在图的左侧注明细胞各结构名称
8、将下列三朵花在开花前进行套袋处理,最终能形成种子的花是( )
A . a和c
B . a
C . b
D . c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下列关于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杏花的主要结构是美丽的花瓣
B . 杏开花到结果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C . 一朵杏花一定能结出一个杏
D . 一个杏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10、农民在雨后移栽玉米幼苗时,一般要去掉一些叶,这是为了( )
A . 降低光合作用
B . 降低呼吸作用
C . 降低吸收作用
D . 降低蒸腾作用
11、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
A . 水分
B . 光
C . 无机盐
D . 空气
12、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 )
A .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 北方地区降雨量少,常年干旱
C . 北方温度较低,植被生长缓慢
D . 北方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少
13、俗话说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是指在果树的“坐果”期,果农给果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以增加坐果量.“半环状剥皮”的生物学意义是( )
A . 促进果树的光合作用
B . 限制水分向茎叶运输
C . 限制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D . 制造“伤口刺激”促进细胞分裂
14、我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 )
A . 3月12日
B . 3月15日
C . 4月5日
D . 5月4日
15、一个细胞核有20对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两次分裂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 )
A . 10对
B . 30对
C . 20对
D . 5对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是沿 向前流动的.
2、说出下面春播时的做法所包含的道理:
(1)许多作物适宜春天播种,天寒地冻不适宜播种. ;
(2)在播种前在地里往往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或浸种 ;
(3)播种前要耕和耙保持土壤松软. .
3、绿色植物通过吸收作用和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通过 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4、如图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花的主要结构是 和 .
(2)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 .
(3)完成受精作用后,[ ] 能发育成[8];[ ] 发育成[9].
(4)若桃树在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桃树的结果率不高,我们可以用 弥补这一情况,使桃树达到丰产.
5、如图为环境因素对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图,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是在绿色植物细胞的 中进行的,合成的有机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来自于 .
(2)由图可知,在 ℃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较高.
(3)当光照强度为A时,10℃与28℃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则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4)分析如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强度受温度和 等因素的影响.
6、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根部带一个土团,这样可以防止损伤 .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圳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 A | B | C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温度 | 20℃ | 20℃ | 30℃ |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 .
③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理由是 .
(3)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4)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 的缘故.
三、判断题(共7小题)
1、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植物可以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绿色植物都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种子的结构是由种皮和胚组成.(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种子都能萌发.(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只有含碳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7、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相互遮挡.(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