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
A .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B .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C .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 D . 与以上因素都有关
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 .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 乌鲁木齐市冬季最低气温 C .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
A . 冰熔化成水 B . 湿衣服变干 C . 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 . 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
4、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   )
A . 90° B . C . 180° D . 45°
5、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A . 雨后的彩虹 B . 小孔成像 C . 池水映明月 D . 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
6、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实像总是正立的 B .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 .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 . 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7、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正立等大的虚像
8、100g水全部结成冰后,则(   )
A . 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 .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9、A、B两个实心球,A球质量是B球质量的4倍,A球体积是B球体积的2倍,那么A球的密度是B球密度的(   )
A . 1/4倍 B . 1/2倍 C . 1倍 D . 2倍
10、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 ρ B . ρ C . 若V=V , 则m<m D . 若m=m , 则V>V
11、剑桥同学用刻度尺对8年级物理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4次,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6 cm、25.82 cm、25.87 cm、25.84 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是      ,这本物理书的长度是      cm。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1、“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       的.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       m/s.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8km/h =       m/s                250mg =      kg

4、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空气中光速比声速      。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明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      km。
5、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6、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的,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8、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      ,像与人间的距离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来自物体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      (填“倒立、缩小的实像”或“正立、缩小的虚像”)。
10、如果用眼不当,可能诱发近视,近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      ,这时需要戴      透镜矫正视力。
11、开普勒式望远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      
12、某空瓶的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600g,瓶子的容积是      cm3;如果瓶中装满酒精,总质量是      g。(酒精密度为0.8×103kg/m3
13、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8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4,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14、在“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中,小明由于操作失误,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右盘里,向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      g。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密为      kg/m3。若依然按上述方法,但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则计算出岩石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某同学测出了液体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次,记录如下,则此液体的密度为      kg/m3 ,若容器中液体体积为10cm3 , 则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

液体体积/cm3

5.8

7.9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g

10.7

12.8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秒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的。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小车从A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小车从A点到C点的平均速度。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以后才停表,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或“小”)。
3、以下是小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      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

(2)由于小华记录数据失误,第10min的温度为      ℃。
(3)由实验数据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
4、如图所示,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
(2)若把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25cm处,应将光屏从距透镜20cm处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透镜向      移动。

四、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AO为入射光线,O为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AO对应的反射光线。

2、如图,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水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已知两条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300m。一列长20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一条电线杆,用时10s。求
(1)这列火车的速度;
(2)火车头尾全部在两条电线杆之间行驶的时间。
2、一小瓶的质量为50g,装满水时总质量150g,一次测量中,先在这个空瓶中装入少许某固体颗粒,称得总质量为104g,再往瓶内注满水,称得总质量为184g。求:
(1)小瓶的容积;
(2)这种固体物质的密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