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画山绣水》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17小题)
那船家______是位手脚健壮的壮族妇女,______是位两鬓苍白的老人。______是谁,心胸里______贮藏着无数迷人的故事,好似地下的一股暗水,______戳个小洞,______要喷溅出来。
精髓 凝结 liào望 dài慢
本来天下山水各有个的特殊丰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俏拔的神态,自然是人间少有的。
错别字:
正确的字:
剔透 攒聚 bāo贬 芳chún
①峰峰都是瘦骨鳞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剃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
②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晃惚沉进最甜静的梦境里去。
错别字:
改 正:
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泛(làn) (zhù) 藏 玲珑(tī) 透 悬崖峭 (bì)
正当好年龄,长得又峻,已经把终身许给自己心爱的情郎了,谁料想一家大财主杖势欺人,强逼着要娶她。
错别字:
改正:
道德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灵魂; , ; , 。做有道德的人吧!从一点一滴做起,奉献爱心,奉献社会,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甲型H1N1流感发生以来,我国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攻关,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在对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等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向许多著名制药企业提供了特殊的病毒菌株,用于研制专门抵抗甲型H1N1流感疫苗,这种疫苗可望于今年8月问世。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
①褒贬(bāobiǎn) 攒(cuán)聚 剔(tì)透
②积攒(zǎn) 黑黝黝(yǒu) 贮(chú)藏
③精髓(suǐ) 喷溅(jiàn) 崭(zǎn)新
④嶙(lín)峋 袅袅(niǎo) 恬(tiǎn)静
①在漓江,你会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一座极珍贵的美术馆,到处 精美无比的石头雕刻。
a.排列 b.摆放 c.陈列 d.充满
②大家都不知道这首诗只是着力 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
a.描写 b.烘托 c.衬托 d.描绘
二、能力提升(共6小题)
这情景使人恍惚沉进最 的梦境。
……好似地下的一股暗水,只要戳个小洞,就要 出来。
再瞧瞧那沿江的 怪石奇峰,峰峰都是 的,却又那样 ,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 ,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借人的消瘦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三、阅读(共2小题)
①自从古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出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②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嶙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③凭着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有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④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眼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⑤这种梦境往往要被顽皮的鱼鹰搅破的。江面上不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老渔翁戴着尖顶竹笠,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竹筏子的梢上停着几只鱼鹰,神气有点迟钝,忽然间会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一转眼,鱼鹰又浮出水面,长嘴里咬着条银色细鳞的鲢子鱼,咕嘟地吞下去。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吐进竹篓里去。你也许会想:鱼鹰真乖,竟不把鱼吞进肚子里去。不是不吞,是它脖子上套了个环儿,吞不下去。
阳朔县城附近的游览点有碧莲风景道、阳朔公园和城南八公里处的穿岩、大榕树、月亮山等。
碧莲峰麓有一条风景道,是风景荟萃之处。从县城新码头的小坪南行,首先入目的是鉴山楼,那是在唐代鉴山寺遗址上建筑的。古时,寺钟悠扬,数里可闻,颇有古刹味道。明代徐霞客游到这里,曾和一位书生谈论阳朔八景,其中就有“鉴寺钟声”一景。楼南有迎江阁,上层八面开窗,一窗一景,因名景窗。阁南道旁石壁上有许多题刻。其中近代人吴迈写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一诗,对这里的风光作了高度的评价。
过南山门十数步,石壁上有一长宽成丈的“带”字巨刻,旁刻“大清道光甲午仲春山阴元仁书”。这一个字中还含有“一带山河,少年努力”八个字的笔意,一气呵成,很有气势。下到渡口旁有一巨石临江,名钓台,上面刻有唐代阳朔诗人曹邺的诗。
阳朔公园在县城西北隅,四面环山,清溪如带。中有三山,一为西郎山,亦名屏风山。斜对面有小姑山、西姑山。传说西郎与东郎追赶情侣小姑与玉姑、小姑以玉簪划地为江相阻,西郎脚快,已经过江,东郎则被阻在江东岸的福利圩附近。西郎山上有醉虎石、天池石、会仙亭、卧云亭,可登高览胜。一为钟灵山,山下有龙洞,“洞分八门,勾连曲畅”,进入其中,如游迷宫。一为独秀山,俗称竹蔸山。山东麓有来仙洞,洞中乱石如龙骨,相传仙人曾斩妖龙于此。半山有放鹤亭。公园北面的天鹅山下,有曹邺的读书岩,相传曹邺曾在此读书。
从阳朔县城沿公路南行约五公里,便到了田家河,有工农桥,是旧时清厄渡渡口,东望有獭岩、骆驼过江渚山,更有山舍、绿竹点缀其间,波光筏影,山川如画。再前行约半公里,便到穿岩。这是个造型别致的小石山,就在穿岩村边,前临金宝河,山石色彩斑斓,岩洞前后穿透,像个巨大的城门,又像个中空的“石罩”。在靠近山顶的岩边,有一小石悬空横出,形状如钩;河边有一石似浮蛙;南面山坡上的数块奇石很像小熊。渡口对岸有株古榕,大逾六抱,荫蔽亩余,一枝横出如卧龙。据说此树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有人把这些景色编为歌谣说:“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流。”
月亮山在穿岩之南约一公里许,山顶有一穿洞,如一轮皓月。若在山东南面历村边的“赏月路”上边走边望,随着人们行进的位置不同,洞后山峰掩蔽天空光亮的多少不一,可看到上弦月、峨眉月、下弦月等圆缺变化的奇景。清人徐廷诤有诗说:“峰峦顶上镜光浮,旦夕空明未见放。自昔悬崖崩一角,至今遗魄照千秋。山穿月曜无圆缺,月出山辉任去留,万古不磨惟此镜,与君长作广寒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