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开国皇帝
B . 重视发展生产
C . 提倡节俭
D . 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2、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 )
A . 她的年号叫贞观
B . 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 . 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 . 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
3、
对下图人物的统治给予充分肯定,主要是因为( )
A .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 . 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 她的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4、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②“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5、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 )
A . 合并州县
B .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
C . 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 . 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
6、请你猜一猜历史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①③⑤
D . ②⑤⑥
7、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姚崇
8、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安史之乱
D . 藩镇割据
9、如今,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 . 开皇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10、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 . 手工业生产发展
B . 对外贸易活跃
C . 商业经济繁荣
D . 经济重心南移
11、“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材料中的“上”指的是( )
A . 唐太宗
B . 隋炀帝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2、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
A . 重视发展生产
B . 扩充国学规模
C . 注重虚心纳谏
D . 加强边疆管辖
13、《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历史事件总是和历史人物紧密联系的。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唐太宗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在他统治期间,开凿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是什么?
(2)图二中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被后世誉为什么?请写出促成这一局面出现的一个原因。
(3)图三中历史人物在他统治期间唐朝达到全盛,请问他是哪位皇帝?后世把这一全盛时期称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图一 图二 唐太宗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在他统治期间,开凿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是什么?
(2)图二中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被后世誉为什么?请写出促成这一局面出现的一个原因。
(3)图三中历史人物在他统治期间唐朝达到全盛,请问他是哪位皇帝?后世把这一全盛时期称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司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
(2)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3)这个“开元全盛”局面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