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七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思品3月联考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社会法治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①培育自由民主意识、开拓创新精神 ②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A洲被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围
②B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汉语使用人数最多
③C洲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
④A,B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普查时间 比较项目 | 1964年 | 2008年 | 2010年 |
60岁以上 | 5.5% | 6.96% | 13.26% |
15-59岁 | 54.1% | 70.15% | 70.14% |
0-14岁 | 40.4% | 22.89% | 16.60% |
①缓解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趋势 ②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
③完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④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①它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②它为一部分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③它是个小工厂,因而未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它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受到国家保护
①发动武昌起义 ②参加重庆谈判 ③领导南昌起义 ④出席开国大典
①珍惜白天的大好时光 ②承担起开发资源的责任
③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④养成有效利用能源的习惯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中华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特别是甲午战争以来,每当中国主权遭受欺凌,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就会作出回应。
材料一:1895年,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们十分愤慨,要求拒和、迁都和变法。
材料二:1919年,一个国际会议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的消息传到国内,对渴望“公理战胜强权”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人们心中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首先站起来的是北京的青年学生。
材料三:1935年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欲使华北独立,生活在北平的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反对内战一致对外的运动。
材料一: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其中第五条修改为:“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材料二:为了立“良法”,行“善治”,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积极探索,突破“闭门造车”樊篱,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确保立出的法管用好用。
你认为1956年、1978年的“两件大事”是哪两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主要原因。并说说这期间有哪些建设成就?
说说其中包含的“喜”与“忧”。我国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巨大,但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且大多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为此,2013年中央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2016年习近平更是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注: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材料二:中国扶贫历程,现状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