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道教 D . 佛教
2、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孝文帝迁都洛阳.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②④③
3、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4、《西游记》中唐唐僧取得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

A . 唐高祖时期 B . 唐太宗时期 C . 武则天时期 D . 唐玄宗时期
5、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  )

A . 《大唐西域记》 B . 《西游记》 C . 《马可•波罗行纪》 D . 《史记》
6、唐代扬州大明寺的高僧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 . 天竺 B . 波斯 C . 新罗 D . 日本
7、复旦大学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位伟大僧人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 . 释迦牟尼 B . 鉴真 C . 玄奘 D . 郦道元
8、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 .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 .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 .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9、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 . 吸收先进的唐朝文化 B .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 .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 . 加强两国的经济贸易
10、通过“遣唐使”,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的国家是(    )

A . 波斯 B . 大食 C . 日本 D . 天竺
11、某班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交往活动,下列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的一幕是(    )

A . 日本遣唐使觐见皇帝 B . 鉴真在唐昭提寺讲经 C .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 D . 玄奘回国后和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
12、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定了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 . 祖国统一 B . 中外交往 C . 民族团结 D . 抵抗侵略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世界闻名的唐朝】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帝国,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盛世最多的朝代,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往频繁……
请回答:(1)唐朝统治者先进的治国理念是唐朝出现多个盛世的原因之一,其治国理念是什么?
(2)唐朝的盛世很多,其中最鼎盛时期称之为什么?其治国措施有哪些独到之处?
(3)列举唐朝时的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方面的典型事例各一例。 答: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朝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当时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叫什么?他们主要把唐朝的哪些东西带回国内?(任选两个即可)

(2)材料二说的是谁?他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3)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他在中印交流史上的地位如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