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词语万花筒》第1课《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汉语中,一个“吃”字意思繁多,下列对“吃”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吃官司——遭受 B . 吃偏饭——享受 C . 吃不消——承受 D . 吃功夫——忍受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使用基本义的一项是(  )

A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 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D . 牵牛要牵牛鼻子,说人要说心中事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有位哲人说 , 没吃苦①的苦②,比吃苦③的苦④更苦⑤。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⑤
4、成语运用,有的用其比喻义,有的用其形容义,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比喻义的一项是(  )

A .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B . 好在大家已对事情的脉络有了了解,我的话权作开场锣鼓好了。 C . 如今的形势,又把他逼上了绝境,偌大的城市,连他的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D .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在危难时刻,他们视死如生,毫不畏惧,用他们的身躯,撑起了生命的屏障。
5、下面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老孙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马儿性子烈,她管不住。”②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B .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②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C . 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②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D . ①他的面孔黄里带黑,瘦得叫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②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6、下列对词语意义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负约(违背约定或承诺)       久负盛名(早就享有很大的名望)自负(自己很有抱负)            自负不凡(自以为不平凡) B . 明火(有焰之火)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明秀(聪明灵秀)                明日黄花(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C . 难免(不容易避免)           难能可贵(难做的事能做到,很可贵)难为(多亏)                    难兄难弟(指两人同样恶劣,或同样落难的人) D . 当家(主持家务)             锐不可当(武器锋利,不可阻挡)当政(掌握政权)                首当其冲(首先承担这一责任)
7、下面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朽 功败成 死挣扎 B . 非作歹 先睹快 羞与 C . 过甚其 属坏事 以害意 D . 怨声道 歌载舞 酒问字
8、下列成语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河清海晏(平静)    觥(酒杯)筹交错     素不相能(尊重)    怡(安然)然自得 B . 风雨如晦(夜晚)    一念未遂(实现)     闲庭信(随意)步    去国(祖国)怀乡 C . 怒不可遏(控制)    咸与(参加)维新     教猱(猴子)升木    解甲归(回)田 D . 匡其不逮(达到)    胶柱鼓(弹奏)瑟     离群索(寻求)居    咫(八寸)尺天涯
9、对下列各句中两个加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瓜葛:这里比喻辗转相连的社会关系。头绪:指众多事件中排在第一位的。 B . 台左右插着二十八宿旗号,顶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有一个香炉,炉中香烟霭霭。两边有两只烛台,台上风烛煌煌。霭霭:这里形容香烟密集的样子。煌煌:光辉鲜明的样子。 C . 李玉亭看着赵伯韬的面孔,估量着他每一句话的斤两 , 同时就感到目前的交涉非常棘手。斤两:指谈话中的每一细微处。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D . 翻开卷帙浩繁的古代诗歌,浓浓的乡思便扑面而来。中国士人历来视乡土为生息之地,因此乡愁便成为他们心底一抹挥之不去的情愫。卷帙:指书籍的数量。情愫:这里指真情实意,即本心。
10、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动摇地位。“相机破例”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 . 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 . 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C . 等待机会,破除习惯 D . 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1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国务院的决策________,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进一步传播节约理念,促进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②美国罔顾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________抛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言论,这一言论彻底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

③南沙区地理位置独特,享有粤港澳合作先行先试的政策,可以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发展优势令其它新建的经济区__________。

A . 部署 公然 望尘望及 B . 部署 竟然 望其项背 C . 布置 竟然 望其项背 D . 布置 公然 望尘望及
1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突如其来的海啸等自然灾害往往令人猝不及防,这对各国政府应对复杂________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②鲁迅文章中有些________的地方,读者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真揣摩,才能理解。

③文学作品中形象优美的语言,所________的丰富多彩的意蕴,远远不是简单的画面所能反映出来的。

A . 局势     隐讳     包涵 B . 局面     隐讳     包含 C . 局势     隐晦     包含 D . 局面     隐晦     包涵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明确提出,对乱收费的现象,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________这种现象。

②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________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③他这个方案,我认为有多处不妥,________应该再让大家讨论讨论。

A . 禁止  侵袭  似乎 B . 制止  侵蚀  似乎 C . 禁止  侵蚀  好像 D . 制止  侵袭  好像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刚刚在柏林获得银熊奖的《孔雀》把小人物的宿命拍摄得平淡素净,彰显了顾长卫的导演才华,组委会的评价是“其内部积攒的锋芒一经执导即完全________”。

②“中科创业案”第一被告人的辩护律师柴冠宏,向《财经时报》首次披露辩护准备及庭审内幕,他的________使人看到了此案的复杂以及柴冠宏辩护之路的艰辛。

③教育部于2月25日上午________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发布会,介绍改革的大体思路:改革教育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分数报道方式,降低考试的社会权重。

A . 爆发    申诉    举行 B . 暴发    申诉    举办 C . 暴发    申述     举办 D . 爆发    申述    举行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鉴于北京地区的气候,根据北京奥组委的建议,28届奥运会的举办时间将________至2008年8月下旬举行。

②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在新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是________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的。

③杭州市教育管理部门日前作出规定,对教师“走穴”现象加以科学规范,使这一社会敏感问题逐渐合法,日趋________。

A . 延迟  符合  正轨 B . 延长  适合  正规 C . 延迟  适合  正规 D . 延长  符合  正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词是语言中      的语言单位。一个词一定有声音,声音是词的      ;一个词也一定有意义,意义是词的      


2、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的区别是:      


3、词义的演变包括                        等现象。


4、词的“借代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      ,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


5、词的“比喻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      ,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三、语言表达(共5小题)

1、下面是虚拟的稿件处理单,请你在“终审意见”栏写上不予发表理由。(不超过60字)

稿件处理单

题名

一个平淡故事的悬念

文体

小说

作者

姓名

王某

职业

作家

通讯

地址

北京

一审

意见

这篇小说虽然写得一般,但作者王某是著名作家,对提高我刊的知名度和发行量极为有利。建议作为重点稿件刊发。

责任编辑:张××  

×年×月×

二审

意见

  此稿从质量看不像著名作家王某所写,而且据了解,近两个月王某一直在美国,不可能从北京寄稿,作者不留详细地址,显然是另一个王某。不过张编辑的意见也有一定道理。是否刊发,请王主编酌定。

编辑部主任:李××  

×年×月×日  

终审

意见

  

执行主编:王××  

×年×月×日  








2、在有人说后续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修辞手法与前面的句子相同。

朋友是什么?有人说,朋友是一个可以给你依靠着嚎哭的肩膀;有人说,朋友是一口你可以放心地把内心的痛苦往里倾注的井;

有人说:

有人说:

3、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

要求:①切合题意;②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答:

4、简述下文中加线的“兽类”一词的含义和作用。

书籍是会提高人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为理想的境地,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

“兽类”的含义:

“兽类”的作用:

5、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

例如:期中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到了极其紧急的关头。

请参照例句,用“眉睫”以外的例子,再仿写两个句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词语万花筒》第1课《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