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一单元《走进汉语的世界》第1课《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面对语言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界上有近5000种语言,其中使用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17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B . 人类的语言与民族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往往都有共同的“祖先”。 C . 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若干语系,语系以内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再分为若干语族。 D . 现在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以下一些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戈尔--芬兰语系、萨莫狄语系、阿尔泰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系、闪含语系等。
2、下面对现代汉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B . 方言是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汉语就有许多方言,如北京话、上海话、东北话、山东话、壮族话等。 C . 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与其他方言是兄弟姊妹关系,但又不同于其他方言,是一种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是我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 D . 各地方言在读音、词语和语法结构上都存在许多差异,彼此之间很难听懂,必须有一种共同语才能使不同地域的人相互沟通和交际。
3、下列各名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鸽子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向,相映成趣的是,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种细菌也能感应地球磁场,这种细菌在磁场中的行动方向就是一个罗盘针。 B . 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 C . 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 D . 这些优秀作品并没有在获奖后被束之高阁,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
4、下列各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B . 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 . 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D . 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高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                               , 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                                

① 结构全不用钉           ② 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 加工工艺精密           ④ 简洁而典雅

⑤ 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⑥ 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A . ③①⑤②④⑥ B . ③⑤②①④⑥ C . ③①②⑤④⑥ D . ③①⑤④②⑥
6、在下列句子括号中应该填入的连词是(   )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  )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

A . B . 随着 C . 因此 D . 并且
7、在下列句子括号中应该填入的词语应该是(     )

(    )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

A . 因为 B . 特别 C . 随着 D . 而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读死书”指读书不结合实际;“死读书”指拼命读书;“读书死”指因读书致死。 B . “读死书”指拼命读书;“死读书”指读书不结合实际;“读书死”指因读书致死。 C . “读死书”指读书不结合实际;“死读书”指因读书致死;“读书死”指拼命读书。 D . “读死书” 指拼命读书;“死读书”指因读书致死;“读书死”指读书不结合实际 。
9、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 . “屡战屡败”指毫不气馁;“屡败屡战”指连连失败;“过河拆桥”比喻忘恩负义;“拆桥过河”比喻自讨苦吃。 B . “屡战屡败”指连连失败;“屡败屡战”指毫不气馁;“过河拆桥”比喻忘恩负义;“拆桥过河”比喻自讨苦吃。 C . “屡战屡败”指连连失败;“屡败屡战”指毫不气馁;“过河拆桥”比喻自讨苦吃;“拆桥过河”比喻忘恩负义。 D . “屡战屡败”指连连失败;“屡败屡战”指毫不气馁;“过河拆桥”比喻忘恩负义;“拆桥过河”比喻另辟蹊径。
10、“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这是钱谦益的自拟联,后来他降了大清,一天夜里有人悄悄在这副对联上,下两联的句末各加上了一个语气词,使得意思完全相反。下列哪组最合适。( )

A . 矣  乎 B . 也  者 C . 乎  也 D . 矣  也
11、下列“着、了、过”用得最不准确的是(   )

A . 在一个村子里住过一对老夫妻。 B . 在一个村子里住一对老夫妻了。 C . 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妻。 D . 在一个村子里住了一对老夫妻。
12、下列正确运用“着、了、过”的句子是(   )

A . 以前我几乎每年的冬天都得了感冒。 B . 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跑步着。 C . 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D . 他长这么大从没有谈过恋爱。
13、下列句子中用“还是、或者”准确的是 (    )

A . 你用汉语或者英语讲都可以。 B . 他每天晚上12点还是1点才睡觉。 C . 你喝点什么?啤酒或者可乐? D . 你们是明天回国或者后天回国呢?
14、下列句子中“不、没”用得正确的是(   )

A . 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B . 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C . 我一直对战争片不感兴趣。 D . 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瓷上青花与画中水墨一样,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极的艺术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到极致,也浓到极致。青花以它的这种独特瓷韵,自蒙元以后,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流。

①或明朗宁静,或曲折幽深

②具有无法言说的韵味

③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

④或如蓝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

⑤一如水墨在宣纸上铺展

⑥青花在瓷胎上的色性

A . ②⑥⑤③④① B . ③⑥①④⑤② C . ②③④①⑥⑤ D . ③⑥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准确填入下列空白中的词语。(限于“又 再”)

今天我      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明天我      发烧,就需要去住院了。

2、在空白处准确填入词语。(限于“有点儿  一点儿”)

东西      贵,可是他说      也不贵。

3、给列字注音

        杲        羹         谙      

       晁       鹧鸪               

4、“不、没”在用法上有不同,当表示发生过的动作时用      ,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时用      

5、“又”和“再”在用法上也有不同,当修饰已经发生的两个动作时用      ,修饰没有发生的动作时用      

三、问答题(共5小题)

1、“有点儿”和“一点儿”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

2、汉语中表示时态的词语有哪些?具体说明。

3、下面是从老舍《茶馆》中选取的一个片段,请根据语境分析画线句的含意

宋恩子 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

吴祥子 那点意思

宋恩子 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 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吴祥子 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4、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一个通过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意的常用语,并简要说明其含意和作用。

    汉语中有许多通过巧妙地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意的常用语例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意思是不担心通常发生的情况,只担心极少发生的特殊情况,强调做事要谨慎,防止发生意外;又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不能轻松舒适,轻松舒适就难以成为有作为的人,强调想要有作为就必须艰苦付出。

5、化用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常常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仿照下面划横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化用古诗,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诗意——诗意是什么?诗意是遥看似有近看却无的那一片茸茸草色,诗意是阴阴浓木中那只黄鹂的婉转啼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一单元《走进汉语的世界》第1课《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