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古代史 专题02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

A . 孙武 B . 孙膑 C . 张仪 D . 苏秦
2、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周朝是我国青铜器鼎盛灿烂时期 B . 司母戊鼎是我国青铜文明的代表 C . 四羊方尊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D . 在殷墟发现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举世闻名
3、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

A . 缴纳租税 B . 治理郡县 C . 镇守疆土 D . 监察百官
4、“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服。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周桓王权力强大 B . 诸侯争霸厉害 C . 周王室衰微 D . 郑伯已成为霸主
5、“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说的是下列哪次战役(    )

A . 城濮之战 B . 桂陵之战 C . 马陵之战 D . 长平之战
6、奠定西周建立的重要战争是 (   )

A . 阪泉之战 B . 打败蚩尤 C . 涿鹿之战 D . 牧野之战
7、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 封建制度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兼并争霸
8、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的“诸侯”产生于(  )

A . 奴隶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分封制
9、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 . 国人暴动 B . 周平王东迁洛 C . 齐桓公成为霸王 D . 韩赵魏三家分晋
10、

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A . 秦、楚、齐、燕 B . 齐、楚、秦、燕 C . 燕、齐、秦、楚 D . 燕、齐、楚、秦
1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 .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 .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 .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 .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12、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他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13、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奴隶制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倒退 B . 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和反抗 C . 王朝的末代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D . 民族矛盾尖锐,被少数民族灭亡
14、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争霸的目的是“尊王攘夷”

③争霸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④争霸战争加速了统一进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5、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 .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 .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16、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 加强刑罚 B . 奖励生产 C . 推行县制 D . 奖励军功
17、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18、“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

A . 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 B . 氏族公社内部发生贫富分化 C . 部落之间出现激烈的战争 D .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9、春秋初期有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下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在这一时期成为霸主的诸侯有(  )

①齐桓公      ②晋文公       ③秦孝公        ④楚庄王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0、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

②经济上,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

二、问答题(共1小题)

1、

识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哪个王朝实施的什么政治制度?
(2)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该制度下的诸侯有什么义务?
(4)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请回答: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2)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古代史 专题02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