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图回答题。

(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1)
A . 2级 B . 3级 C . 4级 D . 5级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 . 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 . 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 . 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2、城市首位度(区域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现象 ④产业转移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②⑤
3、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读下图,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区域发展的内在需要

②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③是生态环境“倒逼”的结果

④是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措施。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4、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1)
A .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 .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 .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 .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2)该市规划子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2)
A .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5、

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据图推断(    )


A . 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 . 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 . 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 . 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6、

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为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广州 D . 沈阳
7、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王女士考察了数家楼盘,并选取了四组做了下表。据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楼盘

均价(元/㎡)

用地面积(㎡)

楼房走向

容积率(%)

建蔽率(%)

5800

9500

南北

140

50

4500

6800

东北-西南

300

60

2800

13000

东西

270

30

3600

8600

西北-东南

180

50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1)房价构成中,土地价格所占比重较大。四个楼盘中,甲楼盘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1)
A . 靠近学校,属学区房 B . 远离市区,空气清新 C . 城市中心,交通便利 D . 靠近河流,属江景房
(2)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果布局不当,楼房之间经常会因“狭管效应”出现瞬时强风。表中四个小区中,最容易出现瞬时强风的是(    )

(2)
A . B . C . D .
(3)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按此标准,下列楼盘必须设置电梯的是(    )

(3)
A . B . C . D .
8、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    )

(1)
A . 低收入阶层居住区 B . 高收入阶层居住区 C . 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 D . 农业人口散居区
(2)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2)
A . 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 B . 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 C . 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 D . 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
(3)2000年~2010年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3)
A . 交通因素 B . 经济因素 C . 政策因素 D . 环境因素
9、

读某城市工业布局和规模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可能为(     )

(1)
A . B . C . D .
(2)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的工业布局符合图示阶段中的(    )

(2)
A . B . C . D .
10、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成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雄安新区的建立(    )

(1)
A . 将促进北京市向外扩张 B . 将促使大量人口迁入北京 C . 可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 D . 会削弱浦东新区的竞争力
(2)雄安新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①交通便捷通畅②生态环境优良③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④现有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

(2)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雄安新区建设后,白洋淀应(    )

(3)
A . 打造成重要的水上交通线 B . 加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 C . 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 D . 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
11、

城市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城市观景平台。美国东北部明尼阿波利斯是最早进行空中连廊建设并形成网络系统的城市;下图示意城市空中连廊的内外实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连廊适宜布局在(    )

(1)
A . 住宅区 B . 工业区 C . 商业区 D . 文化区
(2)空中连廊系统(    )

(2)
A . 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B . 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C .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 .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3)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系统完善于(    )

(3)
A . 城市化初期 B . 城市化加速期 C . 郊区城市化时期 D . 再城市化时期
12、如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
(1)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 (1)
A . 先增后减 B . 先减后增 C . 呈增加趋势 D . 呈减少趋势
(2)据上图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 (2)
A .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 .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 .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 . 大量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北新区是我国国家级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由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构成,总面积2451km2.新区目前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三年产值年均增幅达到20%以上.

材料二、下图为江北新区核心区示意图.


(1)江北新区核心区沿 发展,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有哪些?

(2)适宜江北新区核心区发展的主要产业有哪些?

(3)评价江北新区核心区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试分析江北新区的建设对南京主城区的意义.

2、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 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左图,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据右上图、右下图,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2)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3)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图18为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

材料二:上海市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中心,图II为该市主要制造业基地分布示意图。“1+6” 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总面积2.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400万,该都市圈正努力打造60~90分钟交通圈,形成“同城效应”。

(1)城市热岛是指      的现象,图I中1961~2015年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                  是解决城市热岛的重要措施。

(2)图19中上海制造业基地分布的特点为      ,目前该市正在对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应采取的措施有      

(3)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同城效应”,其依据的条件是      ,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      

(4)2016年崇明岛撤县设区,迎来发展新机遇,未来将建设成为国际生态岛,请你就“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国际生态岛”这一话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