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选出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翻译正确的一句( )

A .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按实情处理。 B . 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没有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按实情处理。 C .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凭感情办理。 D . 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没有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凭感情办理。
2、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小惠未徧 ”的“徧”同“遍”。 B . “神弗福也”的“福”是动词。 C . “公与之乘”的“之”指代曹刿。 D . “齐人三鼓”的“三鼓”指击鼓进军。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A . 何以战? B . 虽不能察,必以情。 C . 可以一战。 D . 微斯人,吾谁与归?
4、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B . 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 .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D . 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
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又何焉   立有 B . 公问其   并驱如 C . 肉食者   顾不如蜀之僧哉 D . 战    域民不封疆之界
6、《曹刿论战》中“望其旗靡”中“靡”的意思是:(   )

A . 破烂 B . 发霉 C . 倒下 D . 倾斜
7、读《曹刿论战》,对“夫战,勇气也”理解正确的项 ( )

A . 战争,是要勇敢的。 B . 作战,是靠勇气的 C . 大丈夫打仗,是要有勇气的。 D . 那些人打仗,就是勇敢
8、读《曹刿论战》,“克之”的直接原因是: ( )

A . 一鼓作气。 B . 彼竭我盈。 C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 夫战,勇气也。
9、读《曹刿论战》,鲁国战胜齐军的原因有(   )

A . 战前对作战部署谋划得周密。 B . 战前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C . 军事上采用了后发制人的战略。 D . 详察敌情以后才下令追击。
1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衣食所 安,有“养”的意思 B . 小信来 孚,信服 C . 公将之 驰,(驱车)追赶 D . 逐齐师 遂,于是,就
11、下列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弗敢也  而山不 B . 弗敢也  其利三世矣 C . 肉食者鄙  先帝不以臣卑 D . 必以  愿陛下亲之
12、下列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成,将攻宋    问:“何战?” B . 愿借子杀      小大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 . 义不杀少杀众  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D . 固不杀人   舍生而取者也
13、选出下列句中加线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 神情与苏、黄不属 C .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 . 属予作文以记之
14、读课文《曹刿论战》,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史记•庄公十年》。 B . 曹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C . 《曹刿论战》一文的作者是曹刿。 D . 《曹刿论战》一文中所记叙的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15、读《曹刿论战》,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B . 《曹刿论战》有的选本题作《齐鲁长勺之战》。   C . 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 D . “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本文选自《      》,相传是      时期的      所作,是根据      史编写的      (体)史书。

2、读课文《曹刿论战》,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      的著名战例。本文通过对比塑造了曹刿和      两个人物形象。

3、本文《曹刿论战》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        

4、文《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5、读《曹刿论战》,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6、读《曹刿论战》,“夫战”中的“夫”读作      ,讲作:           

7、翻译句子:

(1)故克之。

(2)望其旗靡,故逐之。

三、阅读理解(共2小题)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2、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齐人三      ②望其旗      

而衰       ④惧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