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人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丁产生气泡比丙的更快;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丁>丙>甲>乙 B . 乙>甲>丙>丁 C . 丙>丁>甲>乙 D . 丁>丙>乙>甲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稀释浓硫酸 D . 检查气密性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苹果榨汁 B . 海水晒盐 C . 粮食酿酒 D . 矿石粉碎
4、物质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类别

物质

A

食盐、火碱、生石灰

B

合金

钢、焊锡、生铁

C

清洁能源

风能、氢能、太阳能

D

营养物质

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A . A    B . B    C . C    D . D
5、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核外电子数不同 B . 核内质子数不同 C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 . 核内中子数不同
6、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稀酸用来除铁锈 B . 用石墨制作电极材料 C .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D . 用铁和盐酸制氯化铁
7、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 . 观察气体颜色 B . 插入燃着的木条 C . 闻气体的气味 D .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8、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C . 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 . 硝酸铵加入水中溶解,溶液温度明显下降 D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烟产生
1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该放回原瓶,避免浪费 B . 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C .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然后再进行测定 D .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已经洗干净
11、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 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1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 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氧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乙相似
13、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的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 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足量的且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 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二、双选题(共2小题)

1、在体育比赛时,很多人在比赛结束后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为在剧烈的高度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乳酸(C3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B . 葡萄糖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 . 葡萄糖分子与乳酸分子中所含的原子种类相同 D . 葡萄糖和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2、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 . 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 B . 通过加水过滤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C . 用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 D . 用稀盐酸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1)
A . 米饭 B . 西红柿 C . 牛肉 D . 花生油
(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2)
A . 紫砂锅 B . 陶瓷碗 C . 不锈钢水壶 D . 塑料盆
(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 (3)
A . 碳酸钙 B . 乙醇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
(4)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5)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原因是      
(6)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      
3、人们的生活用水必需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1)河水经过静置、沉淀、      等操作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加放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再消毒杀菌可得到自来水.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      
(2)判断生活用水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溶解度/温度

0℃

10℃

20℃

30℃

40℃

氯化钠

35g

35.5

36g

36.5

37g

碳酸钠

6g

10g

18g

36.5

50g

①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选填“A”或“B”).

②图中两物质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      

③40℃时,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生活在盐湖(湖水中主要成分是Na2CO3)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      


4、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5、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型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相互反应,“→”表示由反应物转化到生成物.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为当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名称      ,B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B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溶液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用你学到的化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由于铜具有良好的      性,所以铜常用于制作导线.
(2)常见的三种金属被发现和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      (填序号)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熔点;③金属的活动性

(3)铝在空气中表现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4)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0g,通入氢气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

①写出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该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g.

7、如图是实验室一些常见仪器装置,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如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装置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固体药品是      


8、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21.4g碘酸钾中含碘      g.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要用一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杂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装置的作用是      
(2)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丁装置中的现象是      
(4)戊装置的作用是      
(5)要生产1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2O390%的铁矿石      t(保留整数).
2、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铵等物质中的若干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述(实验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现象X是      ,气体E的化学式为      
(2)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混合物A的组成.为确定混合物A的成分,可用沉淀G再进行实验.方法是取沉淀G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沉淀全部溶解,则固体混合物A中不含      (化学式).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含量,他们取10g该固体混合物与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天津市河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