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能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

A . 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 . 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 , BC段产生氢气 C .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 . 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
2、前几年,部分巨能钙被检出含有双氧水,而双氧水有致癌性,可加速人体衰老.因此卫生部已开始加紧调查巨能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共价键 B . 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C . 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Cl2、KMnO4反应是表现H2O2的氧化性 D . H2O2做漂白剂是利用其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SO2不同
3、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 .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 . SO2和FeSO4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 C . 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 . 亚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 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 . 若甲为SO2 , 则丁可能是氨水 C .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 . 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5、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
A . SO2、H2S B . NH3、CO2 C . Cl2、CO2 D . SO2、Cl2
6、物质在反应中可表现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下面方程式中划线的物质,能在同一反应中同时表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有(   )

①Cu+2 H2SO4(浓)=CuSO4+SO2↑+2H2O

②C+2 H2SO4(浓)=CO2↑+2SO2↑+2H2O

③8NH3+3Cl2=6NH4Cl+N2

④3NO2+H2O=2HNO3+NO.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全部
7、将CO2气体缓缓通入到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和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 B . 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2+3H2O+CO2=2Al(OH)3↓+CO32 C . 0~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D . 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8、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的硫元素主要以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形式存在 B . 浓硫酸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 C . 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其具有漂白性 D . 浓硫酸中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常温下就能和铜片剧烈反应
9、向某含有SO32、SiO32、CO32、Br、Na+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直至过量,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整个过程共发生2个氧化还原反应 B . 所有阴离子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 C . 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D . 反应过程中既有气体产生,也有沉淀产生
10、氮化硅(Si3N4)是一种具有耐高温等优异性能的新型陶瓷.工业上可用下列方法制取:3SiO2+6C+2N2  Si3N4+6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化硅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 . 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 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SiO2是氧化剂 D .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 Si3N4 , N2得到6mol电子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 . 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述①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试剂是       (选填序号);

a.Cl2          b.Fe          c.HNO3        d.H2O2

(2)上述转化得到的硫酸铁可用于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CuFeS2中S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黄铜矿属于合金

b.反应中,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c.反应中,CuFeS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当转移1mol电子时,46g CuFeS2参加反应

(3)下述反应中,若FeSO4和O2的系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       FeSO4+       K2O2       K2FeO4+       K2O+       K2SO4+       O2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水处理剂,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Fe(OH)3 . 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发挥的作用是              .

2、现有一定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体积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H4NO3).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1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点时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      
(3)a的数值为      
(4)原硝酸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
3、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反应离子方程式      
(2)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现象      
(3)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且溶液均显碱性.④反应也是通入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反应用到B,反应条件为高温,则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SO2性质的探究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G装置的作用      
(2)简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3)能够证明SO2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实验装置依次为和      (用字母表示),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4)若要证明酸性:H2CO3>H2SiO3 , 则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5)某同学用32gCu与50g 98%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 , 实验结束后,还有19.2g的Cu剩余,若要让Cu完全溶解,则至少应加入1mol/L的稀硝酸      mL.
2、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      物质,实验室常用      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2)写出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图中的序号3应为      离子交换膜(填“阳”或“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4)教材中利用KI与空气的反应来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现有1mol/L的KI溶液、0.1mol/L的H2SO4溶液、淀粉溶液,则实验时这几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KI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已知KI+I2⇌KI3 ,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      

A.Na2S2O3B.AlCl3C.Na2CO3D.NaNO2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