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已知:
(1) H2(g)+1/2O2(g)=H2O(g) ΔH1a kJ/mol;
(2) 2H2(g)+O2(g)=2H2O(g) ΔH2b kJ/mol;
(3) H2(g)+1/2O2(g)=H2O(l) ΔH3c kJ/mol;
(4) 2H2(g)+O2(g)=2H2O(l) ΔH4d 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ac<0 B . bd>0 C . 2ab<0 D . 2cd>0
2、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B . 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 C . 反应A+B→C的△H<0 D . 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
3、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碳的燃烧热为b kJ/mol B . 2C(s)+O2(g)═2CO(g)△H=﹣2(b﹣a) kJ/mol C . 2CO2(s)═2CO(g)+O2(g)△H=+a kJ/mol D . C(s)+O2(g)═CO2(g)△H<﹣b kJ/mol
4、已知:Fe2O3(s)+ C(s)═ CO2(g)+2Fe(s)△H=+234.1kJ/mol

C(s)+O2(g)═CO2(g)△H=﹣393.5kJ/mol

则:2Fe(s)+ O2(g)═Fe2O3(s)的△H是(   )

A . ﹣824.4 kJ/mol B . ﹣627.6 kJ/mol C . ﹣744.7 kJ/mol D . ﹣169.4 kJ/mol
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 , 则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65kJ B . 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 , 则标况下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241.8 kJ的热量 C . 已知2C(s)+2O2(g)=2CO2(g)△H=a kJ•mol1 , 2C(s)+O2(g)=2CO(g)△H=b kJ•mol1 , 则a>b D . 已知P (白磷,s)=P (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6、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X→Y反应的△H=E5﹣E2 B . 由X→Z反应的△H>0 C . 由图可知等物质的量的Y的能量一定比X的能量高 D . 升高温度可提高X→Z的反应速率
7、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
A . ﹣1780kJ/mol B . ﹣1220 kJ/mol C . ﹣450 kJ/mol D . +430 kJ/mol
8、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 .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B .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9、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 酒精可用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C . 干冰气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 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10、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
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ΔH3=ΔH1+2ΔH2 B . ΔH3=ΔH1+ΔH2 C . ΔH3=ΔH1-2ΔH2 D . ΔH3=ΔH1-ΔH2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

红磷 P(s)和 Cl2(g)发生反应生成 PCl3(g)和 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 1 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PCl5分解成 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       △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PCl5 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已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其化学方程式是       

2、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知汽车尾气排放时容易发生以下反应:

①N2(g)+O2(g)⇌2NO(g)△H1=a kJ•mol1

②2NO(g)+O2(g)=2NO2(g)△H2=b kJ•mol1

③CO(g)+ O2(g)⇌CO2(g)△H3=c kJ•mol1

④2CO(g)+2NO(g)⇌N2(g)+2CO2(g)△H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①②③,确定反应④中△H4=      kJ•mol1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①的Kp=      (用表达式表示).
(3)下列情况能说明反应②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编号). (3)
A . 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 NO2的同时消耗了1mol NO B .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 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 D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反应③在      (填“高温”或“低温”)下不利于自发进行.
(5)探究反应④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试分析实际化工生产中不采用高压的原因      

(6)探究反应④中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与反应物中 的比值、温度的关系,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

①在X、Y、Z三点中,CO的转化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画出温度为T2(T2<T1)时的变化趋势曲线      

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 O2(g)=H2O(g)△H=﹣242kJ/mol;

②2H2(g)+O2(g)=2H2O(l)△H=﹣572kJ/mol;

③C(s)+ O2(g)=CO(g)△H=﹣110.5kJ/moL;

④C(s)+O2(g)=CO2(g)△H=﹣393.5kJ/moL;

⑤CO2(g)+2H2O(g)=CH4(g)+2O2(g)△H=+802kJ/moL

化学键

O=O

C﹣C

H﹣H

O﹣O

C﹣O

O﹣H

C﹣H

键能kJ/mol

497

348

436

142

351

463

414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能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计算C(s)+H2O(g)⇌H2(g)+CO(g)△H=      kJ/moL;
(3)估算出C=O键能为       kJ/moL.
(4)CH4的燃烧热△H=﹣       kJ/moL.
(5)25℃、101kPa下,某燃具中CH4的燃烧效率是90%(注:相当于10%的CH4未燃烧),水壶的热量利用率是70%,则用此燃具和水壶,烧开1L水所需要的CH4的物质的量为       mol[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c (H2O)=4.2J/(g•℃)].
4、

人们常用催化剂来选择反应进行的方向.如图所示为一定条件下1mol CH3OH与O2发生反应时,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略去].

(1)①在有催化剂作用下,CH3OH与O2反应主要生成      (填“CO、CO2”或“HCHO”).2HCHO(g)+O2(g)═2CO(g)+2H2O(g)△H=      

②甲醇制取甲醛可用Ag作催化剂,含有AgCl会影响Ag催化剂的活性.用氨水可以溶解除去其中的Ag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已知:CO(g)+2H2(g)⇌CH3OH(g)△H=﹣a kJ•mol﹣1

①经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若某时刻、250℃测得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为c(CO)=0.4mol•L﹣1、c(H2)=0.4mol•L﹣1、c(CH3OH)=0.8mol•L﹣1 , 则此时v      v(填“>”、“<”或“=”).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将1mol CO和2mol H2混合,测得不同时刻的反应前后压强关系如下: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压强比(P/P

0.98

0.90

0.80

0.70

0.70

0.70

则0~15min,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3)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SO2 , 消除SO2对环境的污染.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1:91

pH

8.2

7.2

6.2

①根据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

②在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H+)>c(SO32)>c(OH

c.c(H2SO3)+c(H+)=c(SO32)+(OH

d.c(Na+)+c(H+)=c(SO32)+c(HSO3)+c(OH


5、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H=+88.6kJ/mol,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H=﹣238.6kJ/mol,CH3OH(l)+ O2(g)═CO2(g)+2H2(g)△H=﹣a kJ/mol,则a      238.6(填“>”“<”或“=”).
(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 , 当有1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H=﹣1176kJ/mol,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      
(5)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气体.为了解决污染问题,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和N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

2C(s)+O2(g)═2CO(g)△H=﹣221.0kJ/mol

C(s)+O2(g)═CO2(g)△H=﹣393.5kJ/mol

请写出污染物CO和N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