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在372K时,把0.5mol 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 0.02mol•L﹣1 . 在60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 B . 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 .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0.25 mol D . 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
3、硝酸生产中,500℃时,NH3和O2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4NH3(g)+5O2(g)⇌4NO(g)+6H2O(g)+9072kJ/K=1.1×1026

②4NH3(g)+4O2(g)⇌2N2O(g)+6H2O(g)+1105kJ/K=4.4×1028

③4NH3(g)+3O2(g)⇌2N2(g)+6H2O(g)+1269kJ/K=7.1×1034

其中,②、③是副反应.若要减少副反应,提高NO的产率,最合理的措施是(  )

A . 减小压强 B . 降低温度 C . 增大O2浓度 D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X(g)+3Y(g)⇌2Z(g)△H=﹣92.4 kJ/mol,X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A,B两点,达到相同的平衡体系 B . 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 C .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D . 将1.0 mol X、3.0 mol Y,置于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
5、某密闭容器中,A(s)+3 B(g)⇌2 C(g)+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入少量A,B的转化率增大 B .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D .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增大体系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D .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7、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m=2 B . 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 . 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 . 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8、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9、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 , 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H<0,且p1<p2 B . 反应速率:ν(状态A)>ν(状态B) C . 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D .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CH3OH,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也不同
10、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I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HI(g)⇌H2(g)+I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每消耗2n mol HI的同时生成n mol H2 , 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B . 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C . 平衡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一定量HI,重新达平衡后,I2的百分含量增大 D . 平衡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
11、汽车尾气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B . 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 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D . 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12、一定温度下,在某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①恒容时发生反应:A(g)+B(g)⇌3C(g)

②恒压时发生反应:A(g)+B(g)⇌2C(g)

③恒容时发生反应:A(g)+2B(g)⇌2C(g)+D(g)

④恒压时发生反应:A(g)+2B(g)⇌3C(g)J﹣D(s)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3、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2合成CH3OH的反应如下:

CO2(g)+3H2(g)⇌H3OH(g)+H2O(g)△H1

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会有副反应:

CO2(g)+H2(g)⇌CO(g)+H2O(g)△H2

温度对CH3OH、CO的产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H1<0,△H2>0 B . 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应的速率 C . 生产过程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 D . 合成CH3OH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14、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发生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下对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

15

25

35

n(A)/mol


1.0

0.85

0.81

0.80

0.80

A . 前 5 s 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3 mol•L﹣1•s﹣1 B .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 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C,达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 . 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molA,0.2molB´和1mol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15、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两条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B . 前10 min内用v(N2O4)=0.02 mol/(L•min) C . 25 min时,NO2转变为N2O4的反应速率增大,其原    因是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L D .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1.11 L/mol
16、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A . X的分解速率是Y的消耗速率的2倍 B .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C . 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 Y的同时分解2 mol X D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17、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 , 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B .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C . 对于反应③,恒容时,若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D . 对于反应②,恒温恒容时,若加入CuO,平衡向正向移动,H2的浓度减小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

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H1=﹣116KJ•mol1

又知:CO(g)+O2(g)═CO2(g)△H2=﹣283KJ•mol1

      H2(g)+O2(g)═H2O(g)△H3=﹣242KJ•mol1

      H2(g)+ O2(g)═H2O(g)△H4=﹣286KJ•mol1

则甲醇的燃烧热为       .

(2)T℃时,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6mol H2 , 5min后达平衡时CH3OH物质的量为2mol.该反应的速率v(H2)为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且提高转化率的是       .

a.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增大体系压强

(3)在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 CO与20mol H2 , 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的转化率(a)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若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0L,该温度下B点的平衡常数K=       .

(4)Na2S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把CaCO3浊液滴入l.0mol/L的Na2SO3溶液中,能否产生CaSO3沉淀?若不能,说明原因;若可行,请简述判断依据及转化过程       

(已知:Ksp(CaSO3)=1.4×107 , Ksp(CaCO3=2.8×109).

2、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1

CO2(g)+H2(g)⇌CO(g)+H2O(g)△H2

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543

Cat.1

12.3

42.3

543

Cat.2

10.9

72.7

553

Cat.1

15.3

39.1

553

Cat.2

12.0

71.6

[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已知:①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和﹣285.8kJ•mol1

②H2O(1)═H2O(g)△H3=44.0kJ•mol1

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H的影响):

(1)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反应Ⅱ的△H2=      kJ•mol1

(2)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2)
A . 使用催化剂Cat.1   B . 使用催化剂Cat.2 C . 降低反应温度   D . 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 . 增大 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3)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O2转化成CH3OH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      

(4)

在如图中分别画出反应I在无催化剂、有Cat.1和有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

(5)研究证实,CO2也可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反应发生在      极,该电极反应式是      

3、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CO和H2O(g)浓度变化如图

(1)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mol•L﹣1•min﹣1
(2)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写表达式).
(3)该反应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表.

时间(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J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①c1数值       0.08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