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同步练习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面叙述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不正确是(  )
A . 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B . 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C . 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D . 炫耀了大明的武力与金钱政策
2、2004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我国将要开展纪念活动请你判断哪个设计活动方案不正确(   )
A .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仿真航模开展 B . 发行的《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 C . 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航海论坛举办 D . 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大国海洋霸权新主张
3、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 )

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 ②船舶种类齐全 ③装备先进 ④指南针的帮助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4、下面有关郑和下西洋目的不正确是(   )
A . 宣扬国威 B . 到西洋取宝 C . 不计经济利益 D . 给国家带来商机
5、(   )——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语)
A . 文化专制 B . 重农抑商 C . 与外界隔绝 D . 对外交往
6、郑和七下西洋,并没有像哥伦布等航海家一样,为世界历史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可是,它亦取得若干实质成果:(   )

①郑和远航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最长的跨洋航行,在西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开辟了广泛而稳定的航线,实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

②郑和远航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建立起经常而友好的联系,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

③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同时也推动了南亚诸国的开发

④郑和远航向亚非各国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亚、非各国的文明进步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7、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A . 明太祖 B . 明成祖 C . 明仁宗 D . 明宪宗
8、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 . 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 . 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 .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 . 印度洋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9、郑和下西洋曾到过亚非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
A . 20多个 B . 30多个 C . 40多个 D . 50多个
10、“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这段话 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
A . 甘英出使大秦 B . 鉴真东渡日本 C . 戚继光抗倭 D . 郑和下西洋
11、“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 。以上记述应在(   )
A . 1405 年后 B . 1421 年后 C . 1429 年后 D . 1433 年后
12、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先后七次下西洋 B . 最远到达大西洋沿岸 C . 第一次从刘家港出发 D . 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3、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
A . 戚继光 B . 吴承恩 C . 徐霞客 D . 郑和
14、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 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   )
A . 高僧鉴真出使日本 B .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D .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15、郑和下西洋所带去的物品中最受欢迎的是(     )
A . 金银宝物 B . 丝绸 瓷器 C . 香料 D . 香料 药材
16、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时船队没到过的(      )
A . 印度洋沿岸 B . 红海沿岸 C . 非洲东海岸 D . 地中海沿岸
17、下列关于明朝对外贸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对外贸易主要来自海上 B . 只有朝贡国家来中国贸易 C . 允许贡使附载商货贸易 D . 禁止中国一切商品输出
18、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冒险家开辟新航路活动的最大不同点是(   )
A . 航海的时间与规模 B . 航海的范围是否有新的突破 C . 航海对各自经济的影响 D . 航海的动力与影响
19、郑和下西洋时也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看这些贸易活动(   )
A . 显示了明帝国的强大实力 B . 增加了明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政府加强同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 D . 大大促进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20、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不包括(   )
A . 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 B . 开始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 C . 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D . 开始接受一些西方先进科技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2、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      做工和经商,对当地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判断题:(共2小题)

1、明初,汤若望出掌钦天监,制定《大清时宪历》。

A . 正确 B . 错误
2、明朝与外国的贸易,主要来自海上。非朝贡国家,照例不许到中国贸易。清初,贡使入贡,允许负载商货贸易,但有相当严格的限制。

A . 正确 B . 错误

四、材料解析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材料二: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这样评价郑和下西洋:东航的航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

请回答:

(1)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5)郑和出使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多长时间?请你对郑和作一概括评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