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录音磁带是在醋酸纤维、聚酯纤维等纤维制成的片基上均匀涂上一层磁性材料——磁粉制成的。制取该磁粉的主要物质是(   )
A . FeO B . Fe2O3 C . Fe3O4 D . Al2O3
2、《菽园杂记》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上述涉及的“灰”作用是(   )
A . 吸附 B . 蒸馏 C . 盐析 D . 过滤
3、有机物烃A、B和C的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二氯代物结构有两种 B . B的分子式为C6H12 C . 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有机物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A,B,C中只有C的最简式为CH
4、实验室利用反应TiO2(s)+CCl4(g)=TiCl4(g)+CO2(g),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取TiCl4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

CCl4

-23

76

与TiCl4互溶

TiCl4

-25

136

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和E分别盛装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 B . 点燃C处酒精灯后再往A中通入N2 C . TiCl4遇潮湿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Cl4+3H2O=H2TiO3+4HCl D . 分离D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萃取
5、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 ,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下图),实现了“太阳能一电能一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 。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附:⊕表示阳离子,Θ表示阴离子

A . 装置a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装置b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工作过程中OH向Y电极周围移动 C . 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O2+2e+H2O=CO+2OH D . 反应完毕后恢复到原温度,装置b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减弱
6、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种元素属于不同周期。下列转化关系中,A、B、C是X、Y、Z对应的三种气态单质,其余均为常见化合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Y的氢化物在常温下是液体 B . 与Y同周期氢化物中D最稳定 C . Z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 . F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7、常温下,用0.1000mol/L的盐酸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a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CO32+H2O HCO3+OH B . b点处的溶液中c(Na+)-2c(CO32)=c(HCO3)+c(Cl) C . 滴定过程中使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比石蕊更准确 D . d点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小于c点处

二、实验题(共1小题)

1、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WO3(黄色)粉末测定W(银白色)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      ,C中水的作用是      
(2)D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3)实验过程中有下面几步:①加热反应管E,②从仪器A逐滴滴加液体,③由仪器G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④待E试管冷却后,停止从A中滴加液体。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4)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中产生的现象为      
(5)本实验样品WO3为纯净物,且完全被还原。若测得如下数据①空E管的质量a 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装物的总质量d;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装物的总质量e。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请写出其中一个。Ar(W)=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钒触媒(V2O5)是催化氧化所常用的催化剂,为综合利用,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废钒的新工艺,回收率达90%以上。已知废钒催化剂中含有V2O5、VOSO4及不溶性残渣。查阅资料可知:VOSO4可溶于水,V2O5难溶于水,NH4VO3难溶于水。该工艺的流程如下图。

 

(1)水浸时,为了提高废钒的浸出率,除了粉碎,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写出2条);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3)该工艺中反应③的沉矾率是回收钒的关键,沉钒率的高低除受溶液pH影响外,还需要控制氯化铵系数(NH4Cl加入质量与料液中V2O5的质量比)和温度。根据下图建议最合适的氯化铵系数和温度:氯化铵系数为      ,温度为      

(4)反应②发生后,溶液中的氯元素以Cl的形式存在,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5)查阅资料得知:NH4VO3也叫偏钒酸铵,其相对分子量为117,20℃时,NH4VO3溶解度为0.468g,已知离子交换后溶液中c(VO3)=0.10mol/L,反应③沉矾时,加入等体积0.10mol/L的NH4Cl溶液,通过列式计算判断此时是否有NH4VO3沉淀析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6)写出“焙烧反应④”中由NH4VO3制备V2O5的化学方程式      
2、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对应的水溶液碳酸是可乐饮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碳酸是弱酸的是________ (1)
A .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B .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等浓度的碳酸溶液,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碳酸体积的2倍 C . 相同条件下,碳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硫酸溶液 D . 常温下,5.0×10-6mol/L的碳酸溶液pH值为6
(2)煤的燃烧也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其燃烧有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C(s)+O2(g)=CO2(g)   ΔH=Q1kJ/mol

途径II:先制水煤气:C(s)+H2O(g)=CO(g)+H2(g)   ΔH=Q2kJ/mol

再燃烧水煤气:CO(g)+1/2O2(g)=CO2(g)   ΔH=Q3kJ/mol

H2(g)+1/2O2(g)=H2O(g)   ΔH=Q4kJ/mol

则Q1、Q2、Q3、Q4的数学关系式是      

(3)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c(H2CO3)=1.5×10-5 mol/L。

①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 HCO3+H+的平衡常数K1=      ,该步电离的电离度α=      (已知:10-5.6=2.5×10-6 , 保留一位小数);

②常温下,0.10 mol/L NaHCO3溶液的pH等于8.0,则此时溶液中c(H2CO3      c(CO32-)(填“>”“=”或“<”),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③向饱和碳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HCl气体     B.NaOH固体    C.Na单质    D.苯酚钠溶液

3、氢化铝钠(NaAlH4)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掺入少量的Ti,有利于NaAlH4吸氢,释氢。AlCl3和NaH在PCl3或PCl5催化下可合成NaAlH4(晶胞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1)单质磷与Cl2反应,可以生成PCl3和PCl5.其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中,P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2)NaH的熔点为800℃,不溶于有机溶剂。NaH属于      晶体,其电子式为      
(3)AlH4中,Al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列举与AlH4空间构型相同的两种离子      (填化学式)。
(4)NaAlH4晶体中,与Na+紧邻且等距的AlH4      个;NaAlH4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5)若NaAlH4晶胞底心处的Na+被Li+取代,得到的晶体为      (填化学式)。
4、化合物F是一种有机香精的调香剂。实验室由A制备F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化学名称是      
(2)由C生成D和D、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3)C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5)芳香化合物G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G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 , 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3:2:2:1,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G的结构简式:      
(6)写出用正丙醇(CH3CH2CH2OH)为原料制备化合物CH3COCOOCH2CH2CH3的合成路线      (其它试剂任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揭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