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6小题)
1、
下图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受什么代号的气压带或风带终年控制下形成的(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下图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请你帮小明推算一下,表哥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 (1)
A . 13日10时
B . 12日10时
C . 12日19时
D . 13日19时
(2)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2)
A . 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
B . 此季节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C . 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
D . 此季节亚欧大陆主要受低压控制
3、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1)
A . 两种气候类型
B . 三种气候类型
C . 四种气候类型
D . 五种气候类型
(2)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②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及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2)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4、读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 . C在昼半球
C .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 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 ) (2)
A . 120°E
B . 100°W
C . 20°W
D . 60°E
5、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纬度
B . 气温
C . 降水
D . 河流
(2)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B . 夏季受副高控制
C . 秋季晴朗少雨
D . 冬季寒冷干燥
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景观的岩石形成过程对应右图中的(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2)
A . 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B . 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C . 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出一外力作用
D . 外力作用一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
7、读四幅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1)
A . 甲——冰川侵蚀
B . 乙——流水沉积
C . 丙——流水溶蚀
D . 丁——断裂下陷
(2)与丙图地貌成因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当地岩石以变质岩为主
B .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C . 生物多样,风力作用强
D . 成因与云南石林完全不同
8、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1)
A . 0°,60°E
B . 0°,30°E
C . 30°N,30°W
D . 0°,120°E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2)
A . 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 . 0°,180°
C . 0°,150°W
D . 150°W,180°
(3)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3)
A . 10时 12时
B . 12时 18时
C . 14时 16时
D . 18时 18时
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是由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 )
A . 风力侵蚀
B . 风化作用
C . 流水侵蚀
D . 冰川侵蚀
10、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 )
A . 流水侵蚀
B . 风化和风蚀
C . 冰川侵蚀
D . 水的溶蚀
11、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4个点的气压关系为①<②<③<④
B . 甲地多晴朗天气
C .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 .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12、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
(1)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 (1)
A . 信风
B . 西风
C . 东风
D . 季风
(2)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①是( ) (2)
A . 风海流
B . 上升流
C . 暖流
D . 寒流
13、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 . 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
B . 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
C . 地球自转偏向力
D . 盛行风
14、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完成问题。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 . 亚欧板块
B . 印度洋板块
C . 非洲板块
D . 太平洋板块
15、有关山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岩层断裂错位上升形成断块山
B . 板块运动地块隆起形成向斜山
C . 岩层受侵蚀弯曲形成褶皱山
D . 岩浆侵入,冷却堆积形成火山
16、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酸雨危害严重,大部分污染源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传送污染源的是( )
A . 西南西风带
B . 东北信风带
C . 西北西风带
D . 极地东风带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受 气压控制,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 (顺时针/逆时针)方向 (辐合/辐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 。
(2)处于北半球的甲锋面与乙锋面特征差异明显,请根据图示(箭头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方向)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内容。
移动方向 | 过境时对气温的影响 | 降水区域与锋面位置关系 | |
甲锋面 | ① | ② | ③ |
乙锋面 | ④ | ⑤ | ⑥ |
(3)B、C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
(4)如图所示季节,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按水循环类型,图中所示为 循环,图中箭头A表示该循环中的 环节。
(2)图中岩层发生变形的原因是 。图中甲、乙两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该类地质构造从中心往两翼,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是 。
(3)甲地构造形成山岭,乙地构造形成谷地,请分别解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应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产生温室效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