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章综合与测试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C . 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D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
2、
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A . 45N、50%
B . 45N、75%
C . 60N、50%
D . 60N、75%
3、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 .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C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
D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
4、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 . 起子
B . 道钉撬
C . 筷子
D . 钢丝钳




5、门的把手一般都安装在离门轴远的一端,如图所示,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
A . 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距离
B . 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力
C . 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慢
D . 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少
6、如图,手持10 kg物体保持平衡,此时肱二头肌收缩所承受的力一定( )
A . 大于98 N
B . 小于98 N
C . 等于98 N
D . 等于10 kg
7、下列关于使用滑轮组的优点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
A . 一定是省力的,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 . 一定是省力的,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 . 有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D . 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8、一根直杆可以绕O点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个重为G的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力F,如图所示,在力F从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到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过程中,为使直杆保持在图示位置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 . 一直变大
B . 一直变小
C . 先变大,后变小
D . 先变小,后变大
9、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如图所示,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4kg的刻度线上。根据秤砣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 ( )
A . 10g
B . 400g
C . 1000g
D . 4000g
10、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 , 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 )
A . GA>GB
B . GA=GB
C . GA<GB
D . 无法比较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爬陡坡要比走盘山公路难,是因为要做更多的功
B . 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 滑轮组中动滑轮个数越多,它的机械效率越高
D . 省力的机械一定多移动距离
12、某机械的效率记录如下,可能正确的是:( )
A . 100%
B . 120%
C . 60%
D . 20%
13、某人用手将一物体竖直举高3米和用机械效率为80%的斜面将它升高3米,比较这两种情况下人所做的功( )
A . 用斜面使物体上升做的功多
B . 用手竖直举高物体做的功多
C . 两种情况做的功一样多
D . 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此时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若该同学重500N,A点为他身体的重心,则他将身体匀速撑起时,双手对地面的压力为 N。某次测试中,测得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且每次将身体撑起时,肩部上升的高度为0.4m。由上述信息可知,他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为 J,他在测试时做俯卧撑的功率为 W。
2、用3m长的木板把800N的重物推到1.2m高的汽车上,如果不计摩擦,推力是 N。若计摩擦,且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这时实际用的推力是 N。
3、小明用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提升80cm的过程中,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若不计滑轮摩擦及拉线质量的影响,则可知动滑轮重 N,当提升重物为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 作图题
(1)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图钉阻力F2的力臂L2;并画出作用在螺丝刀柄上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为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2的力臂L2及力F1。
(3)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4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探究(共1小题)
1、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斜面倾 斜角θ | 小车重G/N | 斜面高 h/m | 斜面 长S/m | 拉力 F/N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 率η/% |
12° | 5 | 0.2 | 1 | 2.1 | (a) | 2.1 | 47.6 |
30° | 5 | 0.5 | 1 | 3.6 | 2.5 | (b) | 69.4 |
45° | 5 | 0.7 | 1 | 4.3 | 3.5 | 4.3 | (c) |
(1)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为 ,小车在斜面上应做 运动。
(2)表格中的三处空格中的是数据应为:
(a) ;(b) ;(c) 。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θ越 ,斜面拉力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
(4)若将小车换成等质量的木块做实验,则每组数据中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变小\不变),机械效率将 (变大\变小\不变)。
(5)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 不变,只改变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滑轮组,绳重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30N,绳端拉力F为12N。在F的作用下物体以10cm/s的速度匀速上升0.5min。求:
(1)动滑轮重G动;
(2)拉力F所做的功;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如图所示,质量为70 kg,边长为20 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BC=3BO。在C端用F=150 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绳被拉直,(绳重不计,g取10 N/kg)求:
(1)物块A的重力G;
(2)绳对杠杆B端的拉力F拉;
(3)此时物块A对地面的压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