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青矾”的描述为:“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 . CuSO4•5H2O B . FeSO4•7H2O C . KAl(SO4)2•12H2O D . Fe2(SO4)3•9H2O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6g甲醇(CH3OH)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2NA B . 标准状况下44.8LNH3溶解于水形成的1L溶液中,OH-总数少于2NA C . 71g氯气与足量的NaOH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D . 1L1.5mol·L-1的Al2(SO43溶液中,Al3+数为3NA
3、下列有机反应中符合事实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 苯和液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溴苯 B .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 乙烯与HCl气体反应生成一氯乙烷 D . 2-丁烯(CH3CH =CH CH3)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lCH2CH2 CHClCH3
4、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 0.1mol·L-1的AlCl3溶液中:Na+、K+、CO32-、NO3- B . pH=13的溶液中:Na+、NH4+、Cl-、NO3- C . c(OH-)=1×10-13mol·L-1的溶液中:Mg2+、K+、Cl-、SO42- D . 无色透明溶液中:Ca2+、NH4+、MnO4-、SO42-
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与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X>Y>Z>W B . 单质沸点:W>Y>Z C . 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Z>W D . W、X、Z的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6、已知碳酸和次溴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判断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

碳酸

次溴酸(HBrO)

Ka(25℃)

K1=4.30×107 K2=5.61×1011

2.4×109

①HBrO+Na2CO3=NaBrO+NaHCO3 ②2HBrO+Na2CO3=2NaBrO+H2O+CO2↑    ③NaBrO+CO2+H2O=NaHCO3+HBrO    ④HBrO+NaHCO3=NaBrO+H2O+CO2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7、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N)=c(HCN)+c(CH3COOH) B . 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C .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 D . 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c(OH)=c(CH3COOH)+c(H+)

二、实验题(共1小题)

1、                
(1)某小组拟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

限选试剂和仪器:0.20 mol/L H2C2O4溶液、0.010 mol/L KMnO4溶液(酸性)、MnSO4、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物理量

编号

V(0.20 mol/L H2C2O4溶液)/mL

V(蒸馏水)/mL

V(0.010 mol/L酸性KMnO4溶液)/mL

m(MnSO4)/g

T/℃

2.0

0

4.0

0

50

2.0

0

4.0

0

25

1.5

a

4.0

0

25

2.0

0

4.0

0.1

25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      ;表格中的“乙”填写t/s,其测量的是      

③实验①中对“乙”重复测量三次,所得数值分别13.6,13.5,13.4。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      

④已知实验①50℃时c(MnO )~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I。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中,画出实验②25℃时c(MnO )~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2)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II所示。

①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

②取60mL0.50mol/L NaOH溶液和50mL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26.2

26.0

26.1

29.9

26.2

26.4

26.3

30.6

25.9

25.9

25.9

29.5

26.4

26.2

26.3

30.0

近似认为0.50 mol/L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      kJ/mol(列出计算式)。

③能引起中和热偏高的原因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用50mL0.50mol/L醋酸代替了硫酸进行反应,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E. 量取硫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石油、油脂、染料等工业。一种利用低品位铜矿(Cu2S、CuS及FeO和Fe2O3等)为原料制取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浸取”前需将铜矿粉碎的目的是      ;“浸取”时,被氧化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2)已知Cu2+、Mn2+、Fe3+开始生成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则步骤Ⅱ“中和”时,pH应控制的范围为      

物质

Cu(OH)2

Mn(OH)2

Fe(OH)3

开始沉淀pH

4.7

8.3

1.2

完全沉淀pH

6.7

9.8

3.2

已知25℃时Ksp(MnCO3)=2.4×10—11、离子浓度为1.0×105mol/L时即完全沉淀,步骤Ⅲ中Mn2+完全沉淀时c(CO32—)=       

(3)步骤IV加热“蒸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V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其中盐酸需过量,其原因是      
(5)步骤Ⅶ获得CuCl晶体需经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时,常有无水乙醇代替蒸馏水做洗涤剂的优点是      (写一点)。
2、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1)已知:N2 (g) +O2 (g) =2NO (g) △H=+180.5kJ·mol-1

C (s) +O2 (g) =CO2 (g)           △H=-393.5 kJ·mol-1

2C (s) +O2(g) =2CO (g)           △H=-221 kJ·mol-1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污染,若将反应CH4+2NO2=CO2+2H2O+N2设计为原电池,电池内部是掺杂氧化钇的氧化锆晶体,可以传导O2- , 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3)利用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烯:6H2(g)+2CO2(g) CH2=CH2(g)+4H2O(g)已知不同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及催化剂的效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不同条件下反应,N点的速率最大

②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大

③温度低于250℃时,随温度升高乙烯的产率增大

④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提高CO2的转化率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 CO和4mol NO,发生上述(1)中某反应,如图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T1       T2(填“<”或“>”)。

②某温度下,若反应进行到10分钟达到平衡状态D点时,容器的体积为2L,则此时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③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体积至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G点中的      点。

3、关于电解池应用的规律提炼题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通O2的Pt电极为电池      极(填电极名称),其电极反应式为      
(2)若B电池为电镀池,目的是在某镀件上镀一层银,则X电极材料为      ,电解质溶液为      
(3)若B电池为精炼铜,且粗铜中含有Zn、Fe、Ag、Au等杂质,在      电极(填“X”或“Y”)周围有固体沉积成阳极泥,阳极泥的成分为      
(4)若X、Y均为Pt,B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500 mL 1.0mol/L的NaCl溶液,当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断开电源K,Y电极有560mL(标准状况)无色气体生成(假设电极产生气体完全逸出,溶液体积不变)。恢复到常温下,B电池溶液的pH=      ,要使该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加入      (填物质并注明物质的量)。
(5)若X、Y均是铜,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X极附近生成砖红色沉淀,查阅资料得知是Cu2O,试写出该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学法题)通过以上题目,请总结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关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