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B . 随意大量燃放鞭炮 C . 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D . 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2、下图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B .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 . 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用途

金刚石做玻璃刀

石墨做电池电极

不锈钢做水壶

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

性质

金刚石硬度大

石墨很软

不锈钢有导热性

钛合金抗腐蚀性强

A . A B . B C . C D . D
5、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B . 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可能是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C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内的液体超过其容积的1/3 D . 过滤时,经过两次实验,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B . 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C . 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 . “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7、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B . 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C . 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D .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8、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
A . 碳酸氢钠——小苏打 B . 汞——水银 C .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D . 碳酸钠——烧碱、火碱
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 .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 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0、下列对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B .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 . 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D .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查找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11、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 用浓硫酸干燥氧气 B . 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的硫酸
12、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 象

结 论

A

向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

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溶液变红

CO2能与石蕊

反应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

一定含有SO42-

C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中滴加稀硫酸

有气泡

氢氧化钠溶液

已变质

D

把质量相同的镁粉与锌粒同时放入

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中

镁粉与盐酸

产生气体更快

镁的金属

活动性比锌强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从Ca、Mg、O、H、Cl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非金属单质: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一种难溶性的碱:      
(4)一种可溶性的盐: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3)
A .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E .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4)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填序号) (4)
A . 酒精灯 B . 药匙 C . 玻璃棒 D . 漏斗 E . 铁架台 F . 量筒 G . 胶头滴管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50mL酒精与50mL水均匀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      
(2)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均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75%的酒精溶液是医疗上常用的消毒剂,该溶液的溶剂是      
(4)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      
4、             
(1)千山附近有许多温泉度假村,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①温泉水富含钾、钙、镁、硅等,这里的“钾、钙、镁、硅”指的      。(填标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②温泉水的pH在7.5~8.9之间,该温泉水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化肥为保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化肥有:

A.尿素[CO(NH22]   B.硝酸钾KNO3       C.硝酸铵NH4NO3等,请回答:

①上述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

②硝酸铵溶解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明显      (填“升高”或“降低”)。

5、用X+Y=M+N表示某些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各一个。
(1)若X是氯化钡,M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2)若X、Y均是氧化物:      
6、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      (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
(2)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      =4Fe(OH)3;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实验室开放日,同学们在验证铜、铁、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小明发现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他三种金属单质都能发生反应,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目前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请举出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7、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了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I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防辐射最有效的措施是每天摄入碘100 mg。经化验某品牌的加碘盐每1000 g中含有碘元素50 mg,若我们每天只食用加碘盐来防治核辐射,则要食用此加碘盐      g,所以每天只食用加碘盐防治核辐射      (填“合理”或“不合理”)。
8、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若选择装置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B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里,常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结束后多余的SO2气体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便于处理多余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并收集SO2气体可以选择装置      (填字母)。
9、下列各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只写一个)。
(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10、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其中A、B常温下都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X、E都为黑色固体, I为蓝色絮状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      ;X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
(1)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2)【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哪些成分?

【猜  想】Ⅰ.只有氧化钙   Ⅱ.只有碳酸钙     Ⅲ.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晓明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据此晓明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Ⅱ成立。晓红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Ⅱ成立,其理由是                               

(3)晓红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晓红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晓琳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      
(4)晓琳同学认为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她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Ⅲ成立,请完成她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Ⅲ成立

(5).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

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5)
A . 溶剂质量不变 B . 溶质质量增加 C . 溶液浓度不变 D . 溶解度增大
(6)【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工业制取的碳酸钠常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该样品11 g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4.4 g水制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请计算:

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鞍山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