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0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为更清楚地观察a处的细胞结构,视野由甲变为乙,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二、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探究过程 | 花盆 | 花盆甲 | 花盆乙 | 花盆丙 |
适量加入 | 土壤浸出液 | ① | ||
各植入 | 10株相同的玉米幼苗 | |||
每天滴加 | 2mL含2.5%的维生素B1溶液 | ② | 2mL含1.5%的维生素B1溶液 | |
每天观察并记录 | 幼苗的生长状况 |
植物的果实的表面覆盖着果皮,就像一道屏障,保护着果实内部的各种组织.为探究果皮的保护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取一个新鲜的番茄果实,用水冲洗干净后,用牙签划破果皮,再把它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把这个塑料袋放到恒温箱中,控制温度为25℃.一个星期后,取出塑料袋,观察发现苹果开始腐烂.该同学由此得出结论: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
材料用具: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量筒、计时器。
方法步骤:
①配制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20%的酒精;
②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并记录心跳次数;
③将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滴在盖玻片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次数并记录,再用体积分数为10%、15%、20%的酒精进行同样的处理,观察并记录;
④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记录相关数据。
酒精体积分数 | 清水(0%) | 5% | 10% | 15% | 20% |
10秒内心跳次数 | 48 | 42 | 30 | 16 | 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三、填空题(共2小题)
(辨析题)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老师,在准备本实验的材料用具时,不需要准备图2—2—18中的 (填标号),还需要添加的材料用具有 。
(2)如果观察时使用5×目镜和l0×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3)观察时如果视野过亮,除了调节显微镜的光圈外,还可以调节 。
(4)图2—2—19是孙悟同学所绘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你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

四、综合题(共5小题)
组别 | 原产地 | 栽培地 |
第一组 | 海拔500米 | a组海拔500米 |
海拔500米 | b组海拔3000米 | |
第二组 | 海拔3000米 | c组海拔500米 |
海拔3000米 | d组海拔3000米 |
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形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2是显微镜的构造,其中能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相当于眼球中的瞳孔的结构是 .在观察时,如果物像不清晰则要调节 .
②图3是小涵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操作步骤图,请排列好正确的顺序是 .
③为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小涵应选择下列哪一组合:
目镜A.5×、B.10×;物镜C.10×、D.40×进行观察(填字母)? .
通过观察,小涵发现图4中构成气孔的是[ ] ,该细胞与叶表皮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
五、解答题(共2小题)
云南红河被誉为蝶类的“伊甸园”。科考队发现此处箭环蝶爆发时,竹叶被幼虫吃光,但是,竹子不会因此而死去,而且来年还长得比往年更加枝叶繁茂。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形成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1)对这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箭环蝶长期有规律地爆发,可能使竹子的变异性增加
B.箭环蝶与竹子之间已达到完美程度,都不需要继续变异
C.有益于竹子的微小变异被遗传下来,最终成为竹子特有的性状
D.箭环蝶“大脑”与人脑一样发达,知道竹子死了自己也活不了
箭环蝶成虫常聚集在植物发酵腐烂处取食,它们喜欢吃什么呢?研究人员取四条干燥有吸水性的相同绳子,分别浸泡在清水、0.5%白酒(溶质为酒精)、0.5%蔗糖水、0.5%食盐水中相同时间。取出,相隔相同距离悬挂在环境相同的竹林之间。统计2小时内每条绳子上箭环蝶停留数,数据如表。
箭环蝶 停留数(只) | 清水 | 0.5% 白酒 | 0.5% 蔗糖水 | 0.5% 食盐水 |
绳子上段 | 0 | 0 | 0 | 0 |
绳子中段 | 0 | 3 | 1 | 1 |
绳子底端 | 0 | 35 | 2 | 0 |
(2)用浸泡“白酒”的绳子引诱箭环蝶,你认为科考人员建立的假设是 。
(3)箭环蝶大量聚集在绳子底端取食(如图)。你的解释是 。
我国的“太空180”科学试验于2016年12月14日收官。4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试验持续180天。舱内栽培了小麦等25种植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