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2、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 . Zn、Ag、CuSO4溶液 B . Zn、Cu、Ag、H2SO4溶液 C . Cu、Ag、ZnSO4溶液 D . 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玻璃破碎 B . 水果榨汁 C . 滴水成冰 D . 糕点变质
4、宝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 , 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5、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4P+5O2 2P2O5 B . C+2CuO CO2↑+2Cu C . 2H2O 2H2↑+O2 D . NaOH+HCl → NaCl+H2O
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 B . 氧气和液氧 C . 水和双氧水 D .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7、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铁丝:火星四射 B . 木炭:白光 C . 硫粉:淡蓝色火焰 D . 甲烷:蓝色火焰
8、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食盐 B . 植物油 C . 硝酸钾 D . 白酒
9、下列不能用来加热液体的一组仪器是(   )
A . 量筒 B . 烧杯 C . 蒸发皿 D . 试管
10、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CO↑+X+C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 H2O2 B . H2O C . CH4 D . H2
11、一定温度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是因为(   )
A . 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 .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 . 溶剂质量减小 D .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1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解水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B .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A管的气体使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3、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C60 B . 一氧化碳 C . 酒精 D . 碳酸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 可用酚酞试液鉴别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 C . pH小于7的溶液是酸的溶液 D .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5、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分子和原子正确的认识是(   )
A . 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B . 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发生变化 C . 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发生变化
16、向一定质量的CuO中通入CO后,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y表示的是(   )
A . 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B . 参与反应的CO的质量 C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 . 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1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硫酸钠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18、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 . 12.8 g B . 6.4g C . 3.2g D . 1.6g
19、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即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 . 石蕊试液、AgNO3溶液、稀HNO3 B . BaCl2溶液、酚酞试液、AgNO3溶液 C . 石蕊试液、BaCl2溶液 D . 酚酞试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请选用H、O、S、Na等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
氧化物      ; 盐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能作干燥剂的物质      
2、KNO3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b是图象中两个点。

①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100g 水。

②a点的溶液为70℃时KNO3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要使此时的溶液变成b点的状态,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

③20℃时,将二种物质各m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m的取值范围是      

④20℃时,50gKNO3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 , 升温至90℃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列式即可)

⑤若要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 , 采用的方法是      ,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      

⑥有关硝酸钾和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可用作化肥                  B.氯化钠可以杀菌

 C.氯化钠的焰色反应呈紫色             D.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3、为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B、D装置内药品均足量)。

①实验过程中,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玻璃管中的现象为      
②B装置的作用是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实验过程中,      (从A至E中选填)处发生的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④E处能点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A处玻璃管中反应没有完全     B. B处反应没有完全
C.C处玻璃管中反应没有完全     D. D处反应没有完全
4、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a      ;b      
②采用装置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氧气选用      装置(选装置编号,下同),若用G装置装满水,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选“c”或“d”)进。
③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④用50g过氧化氢溶液与2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装置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5.6g.求:
Ⅰ.生成氧气的质量      g;
Ⅱ.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有一包未知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六种物质中的四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一】甲组同学进行定性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①取少量该未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粉末部分溶解,

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原粉末中一定不含      

白色滤渣不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其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滤液中存在碱性物质。 

③向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2)【实验二】乙组同学进行如图定量探究:用21g样品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共产生0.2mol二氧化碳,另测得固体B中氯元素的质量大于稀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乙组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试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该未知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静安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