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_x0000_i1029加热液体 B . _x0000_i1030振荡试管 C . _x0000_i1031放回滴瓶 D . _x0000_i1032检查气密性
2、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 金刚石 B . 石墨 C . 碳60 D . 一氧化碳
3、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 稳定性 B . 可燃性 C . 吸附性 D . 氧化性
4、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大米酿酒 C . 木柴燃烧 D . 铁钉生锈
5、含氟牙膏中常添加氟化钠,NaF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0 C . -1 D . -2
6、水样酸性最强的是( )
A . pH=1.3 的工业废水 B . pH=4.5 的雨水 C . pH=7.0 的蒸馏水 D . pH=7.3 的矿泉水
7、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碳酸钙 B . 酒精 C . 二氧化碳 D . 碳酸
8、不能形成水溶液的是( )
A . 味精 B . 食盐 C . 白糖 D . 芝麻油
9、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 2O:2 个氧元素 B .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C . H2:2 个氢原子 D . Zn:锌分子
10、灼烧某硫酸盐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硫酸盐是( )
A . K2S B . Na2S C . Na2SO4 D . K2SO4
11、某反应:2NO+2CO  X+2CO2 , X 的化学式为( )
A . N2 B . NO2 C . N2O3 D . NH3
12、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
A . 干冰:作制冷剂 B .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 . 金刚石:作电极 D . 草木灰:作钾肥
13、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行的操作是( )
A . 升温 B . 加压 C . 增加水量 D . 不断通入CO2
14、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净化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 . 水净化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 . 水净化沙滤装置除去不可溶性杂质 D . 水电解产生H2和O2的质量比 2:1
15、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6、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通适量CO2气体 B . 加入澄清石灰水 C . 加入氯化钡溶液 D . 加入足量盐酸
1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推理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个数不变,则分子个数一定不变 B .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 D . 碱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8、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2

O2

铁丝,点燃

B

CaO

CaCO3固体

加水,过滤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过量的铜粉,过滤

D

KNO3溶液

KOH 溶液

加适量的 CuSO4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9、将 100g 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78g,再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共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
A . 0.2mol B . 0.5mol C . 0.78mol D . 1mol
20、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若向溶液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乙是Ag B . 若溶液甲呈蓝色,则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 C . 若固体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金属,则溶液甲中的溶质是Zn(NO3)2 D . 若向固体乙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则溶液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情况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

①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木炭,应将它存放在      橱中(填“甲”、“乙”、“丙”或“丁”)。

②甲橱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③乙橱中的固体物质可以作干燥剂的是      (写化学式)。

④丙橱中药品都属于      类别(填“酸”、“盐”或“单质”)。

⑤丁橱的物质露置于空气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挥发),说法正确的是      

I. 溶质质量都减少                II. 溶剂质量都增大

Ⅲ. 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少            Ⅳ. 溶液质量都减少

2、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

①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由      种元素组成,摩尔质量为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 0.1%),0.1mol 的尿素中约含氢原子      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物质 A 与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3℃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要使饱和的Z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③t2℃时,25gX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gX,则此时X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④溶液Y中含有少量的X,要得到较纯净的Y,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⑤t3℃X的不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t1℃,下图中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一定错误的是      

4、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反应中水分的蒸发,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① 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mol 。

②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③ 过滤后溶液的质量为      g。

5、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 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若用E装置进行收集,则氧气应由导管      进入。

③ C装置叫启普发生器,可通过调节导管上的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要将B装置改进成具有C的功能,一般需再增加的一个实验用品是      

④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图是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1w2w3w4的双氧水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为使反应能保持较平稳地进行,需考虑的因素是:

Ⅰ.发生装置:选用A的理由是      

Ⅱ.      

6、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

①写出0→a过程中的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②加入盐酸b→c的现象是      

③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④a、b、c、d四点所含BaCl2的质量关系是      (用“>”、“<”或“=”表示)。

7、某小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进行还原氧化铜实验并验证有关气体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开始时,先      (选填“通气体”或“加热”),目的是      。B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小红同学认为进入C中气体是CO2、CO、H2O,但上述A~E装置不能验证小红同学的观点,装置正确的连接是A→B→      

③小兰同学认为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应先断开B和C的连接,小明同学认为不需要,理由是      

④实验后小高同学又指出:上图装置的尾气处理E也可以用F装置代替,F装置的作用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闵行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