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电化学及其应用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nH2O=M(OH)nH2 B . 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 , 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 . 金属的化学腐蚀不一定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 . 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2、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溶液A的溶质是NaOH B . 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 C . 气体a为氯气,其电极反应为2Cl﹣2e═Cl2 D . 与产生气体b的电极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
3、

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如下: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 . Fe(OH)3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用该原理处理污水,设计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电池工作时,循环的物质A为CO2 B . 甲装置中阴极的反应为Fe﹣2e═Fe2+ C . 为了增加污水的导电能力,应向污水中如入适量的NaOH溶液 D . 当乙装置中有1.6 g CH4参加反应,则C电极理论上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4.48 L
4、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生成的氢氧化钠在铁极区 B . 乙装置中铁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 C .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 +2H2O═4OH D . 反应一段时间后,丙装置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5、右图A为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 . 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 . f电极为锌板 D . e极发生还原反应
6、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

V3++VO2++H2O VO2++2H++V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1mol氧化剂 B .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VO+2+2H++e=VO2++H2O C . 放电过程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再由正极经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 D . 充电过程中,H+由阴极区移向阳极区迁移
7、下列有关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Ⅰ,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负极Zn﹣2e═Zn2+ , 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Cu B . 图Ⅰ,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Na2SO4替换ZnSO4 , 用石墨替换Cu棒 C . 图Ⅱ,通电后H+和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2e═H2 D . 图Ⅱ,通电后,由于OH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pH升高
8、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Br2与Zn直接发生反应 B .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C . 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 D . 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
9、碱性硼化钒﹣﹣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 , 室温下用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氛化钠溶液,装置如图.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乙装置中溶液的体积为400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外电路中电子由a电极流向b电极 B . 电极上生成气体的体积为4.48L C . 乙装置中溶液的pH为13 D . 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VB2+11H2O﹣22e=VB2+2B2O3+22H+
10、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3e═Al D .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11、下列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形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锌锰碱性电池

B.硅太阳能电池

C.氢燃料电池

D.银锌纽扣电池

A . A B . B C . C D . D
12、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装置①是原电池,装置②是电镀池 B . 装置①中盐桥内的K+移向CuSO4溶液 C . 装置①②铜极均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 D . 装置②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
13、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负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 .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D . 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14、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 . 产物丙为硫酸溶液 C . 离子交换膜d为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通过) D . a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 . 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Na++e═Na C . 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 . 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1)原子序数为29的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2)某青铜器中Sn、Pb的质量分别为119g、20.7g,则该青铜器中Sn和Pb原子的数目之比为      

(3)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关于CuCl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
A .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 . 增大了反应的速率 C . 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D . 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
(4)采用“局部封闭法”可以防止青铜器进一步被腐蚀。如将糊状Ag2O涂在被腐蚀部位,Ag2O与有害组分CuCl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5)

下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       (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       .

③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        L(标准状况)。

2、将含有CuSO4、NaCl、KNO3各1mol的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进行电解(电极均为石墨且质量相等),如图1所示.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b电极质量增加;常温下,三个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电时间的变化如图2.

(1)M是直流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2)乙烧杯内若滴入酚酞试液,则在      极区域先出现红色;(填“c”或“d”)
(3)0~t1秒内,e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t1秒时,电极b、c的质量差为       g;
(4)t2秒时,若将直流电源正、负极对调,则电解至各电极质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过程中,a电极涉及到的电极反应式为      
3、如图装置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

(1)B极是电源的      ,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颜色      ,丁中X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在电场作用下向Y极移动.
(2)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H应该是      (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      溶液.当乙中溶液的c(OH)=0.1mol•L1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      ,甲中溶液的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将C电极换为铁,其他装置都不变,则甲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电极表面镀了一层细小的铂粉,已知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且性质稳定.

(1)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      (填“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通入H2的电极为      (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是      
(4)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碱性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5、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

(1)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和C的腐蚀,图1中,材料B可以选择      (填字母序号).

a.锌板             b.铜板            c.碳棒

图2中,钢闸门C作      极.若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进行实验,D为石墨块,则D上的电极

反应式为      ,检测该电极反应产物的试剂是      

(2)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自由通过).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3)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圾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弱酸)的原理如图4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

分子,A表示乳酸根离子).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简述浓缩室中得到浓乳酸的原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电化学及其应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