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突破实验探究题04:浮力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

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9.3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首先,他们经过讨论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小刚所在组的同学选用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比较图中①、②两图,②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了      


(2)图中的         三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图中的⑤⑥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

(3)小刚在验证猜想3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物体浸入液体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同组的小军认为它的结论不准确,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      

2、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浸在液体中动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A逐渐浸入到密度为ρ0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由实验可知A物体的重力为       N,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是        N.

(3)同组的小薇同学继续用下面的方法测出了金属块B物体的密度,她具体操作如下:①取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适量该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有高度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则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       ,木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是       (以上两空均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②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 , 如图乙.

③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2 , 如图丙.

④则B物体的密度ρB=        (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认为小薇同学的操作还是有一些不足,请你说出一条不足之处       

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4种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1)如图1所示,小明把一个柱状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变小。此实验说明了猜想      是正确的;

(2)如图2所示,小明将同一块石头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此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在实验中,观察到石块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则说明石块在盐水中所受浮力      (选填“大”或“小”);

(3)为了验证猜想3,小明将同一个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你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      

(4)为了验证猜想4,小明将重力相同而体积不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相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无关。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测量密度的方法很多.现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小明同学用图甲、乙、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⑴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记为V1

⑵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至V2

⑶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浸没于水中,液面上升至V3

请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

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浮力F=      ,木块的质量m=      ,木块密度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⑷图丙中,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浸没于水中,细针的压力大小是      

5、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N;
(2)下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  离h关系的图像是(     ) (2)
A . B . C . D .
6、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2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如图所示);

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2)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下同),所受液体的浮力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请用符号表示,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 , 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 , 盐的密度为2.6g/cm3 , 则盐水中含盐      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ρ=1.0g/cm3)。
7、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 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 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 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 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       进 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 或“无关”)。
(2)小刚根据图中 B、C、D 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 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也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里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探究的因素是       。

(2)选用的图是       。(填序号)

(3)探究的结果是       。

2、

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者

实验序号

物体重G(N)

浸入水中深度h(cm)

弹簧称读数F(N)

浮力大小F(N)

小科

1

4.8

2.0

4.2


2

4.0

3.6


3

6.0

3.0


小思

4

4.8

3.0

3.6


5

4.0

3.2


6

5.0

2.8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       ,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

如图1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2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根据题目条件,试求下列问题:

(1)圆柱体重力是多少?      

当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根据图象BC段,可得出什么结论?      

(3)根据图象CD段,可得出什么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突破实验探究题04:浮力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