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4 光和颜色 同步测试(1)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
A . 明亮的镜子 B . 璀璨的宝石    C . 奥运圣火 D . 一轮明月
2、光在下列介质中传播最快的是( )
A . 空气 B . C . 真空 D . 玻璃
3、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光学知识的是( )
A . 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 B . 高速公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 C . 成语“一叶障目” D . 成语“刻舟求剑”
4、2010年1月15日,新世纪首次在我国境内出现了“千年日环食”现象。在发生日环食的时候,某同学看到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亮斑,你认为其形状是( )
A . 圆环形 B . 月牙形 C . 树叶形状 D . 各种形状
5、下列是小明学习光现象知识后搜集到的一些光现象事例,其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 . 打靶时要“三点一线” B . 激光准直挖掘隧道    C . 小孔成像 D . 水中的“倒影”
6、下列关于光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为3×105千米/秒 B . 光的传播速度的最大值为3×105千米/秒 C . 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 D .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7、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abcd B . acd C . ab D . c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都能看到日全食。日全食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成像的原理。


2、假如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 . 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B . 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伍 C . 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D . 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3、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璀璨的焰火在黄浦江畔绽放,各种烟花争奇斗艳,但是细心的小刚发现他总是先看到烟花,过一会儿才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这种特点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请你再举一例:      
4、小东和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那么手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出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所示:

手电筒和黑板擦的距离I.(厘米)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的高度H(厘米)

20

 17

 14.5

 13.6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I。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1- 35厘米时,影子的高度H大约是      厘米。

 

(3)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填“快”或“慢”);没想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4 光和颜色 同步测试(1)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