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四 燃烧与灭火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图标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不可回收   B . 严禁烟火  C . 当心爆炸   D . 节约用水
2、如表所示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 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 C . 证明CO2与NaOH反应 D . 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同
3、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 . 推进器的棉纱在不通风的车间里长期堆放 B . 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C .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 . 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4、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B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C .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D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5、下列灭火措施或逃生方法合理的是(   )
A . 酒精灯打翻在实验桌上着火时用沙子盖灭 B . 图书室内的图书着火时用水浇灭 C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 . 遇森林着火时向顺风方向逃跑
6、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证明CO2水溶液呈酸性 B . 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C . 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D .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氢气
7、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
A . 动植物呼吸 B . 仓库中碳酸氢铵化肥逐渐减少   C . 金属器皿的锈蚀 D . 食物的腐烂
8、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B . 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C . 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D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9、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够燃烧 B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C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10、下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着火点为40度)燃烧的是(   )

A . 硝酸铵 B . 氢氧化钠 C . 蔗糖 D . 食盐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蒸发溶液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白磷燃烧。比较活塞打开前后的现象,说明白磷燃烧需要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如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4)
A .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 .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 .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 .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2、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常规测定】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的方法。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      ,属于      (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②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③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有      (写一条)。

(2)【实验改进】小华同学经过思考,没有使用止水夹,设计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时白磷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      ;(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      (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⑤根据a、b、 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a=10mL,b=19mL,得出结论,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3)实验反思:

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 体积的水 ”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主要是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4)【实验拓展】小军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填字母序号)。

A.避免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带来的误差

B.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四 燃烧与灭火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