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思想文化同步练习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你知道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史书的名称吗( )
A . 《史记》
B . 《宋书》
C . 《资治通鉴》
D . 《徐霞客游记》
2、它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史书巨著,它是( )
A . 《史记》
B . 《汉书》
C . 《后汉书》
D . 《资治通鉴》
3、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
A . 纪传体通史
B . 编年体通史
C . 纪传体断代史
D . 编年体断代史
4、《资治通鉴》记述的历史时期是( )
A . 战国到五代
B . 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C . 战国到北宋
D . 春秋到五代
5、某史书巨著,总结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它是( )
A . 《论语》
B . 《史记》
C . 《资治通鉴》
D . 《三国演义》
6、下列帝王在《资治通鉴》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元世祖
7、清代学者王鸣盛载《十七史商榷》中这样称赞一部书:“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他称赞的这部书是( )
A . 《全唐诗》
B . 《资治通鉴》
C . 《天工开物》
D . 《史记》
8、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是( )
A . 《史记》
B . 《资治通鉴》
C . 《三国志》
D . 《汉书》
9、以下属于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的是( )
A . 道教
B . 佛教
C . 基督教
D . 伊斯兰教
10、“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宣扬这种教义的宗教是( )
A . 道教
B . 佛教
C . 基督教
D . 伊斯兰教
11、与“千手观音”“普度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道教
D . 佛教
12、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 . 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 . 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 .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 . 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13、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 . 西汉初年
B . 西汉末年
C . 东汉初年
D . 东汉末年
14、唐宋时期,我国思想界出现复兴儒学的运动,这一运动发生的思想背景主要是( )
A . 佛教和道教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 佛家传入中国和道教兴起
C . 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
D . 汉唐儒学不能容纳佛教、道教
15、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青城山的天师洞中有道教创始人的塑像,道教的创始人是( )
A . 黄帝
B . 张陵
C . 老子
D . 贾思勰
16、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
①《论语》 ②《史记》
③《资治通鉴》 ④《水经注》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7、《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A . A
B . B
C . C
D . D
18、《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的是( )
A . 武王伐纣
B . 齐桓公称霸
C . 焚书坑儒
D . 郑成功收复台湾
19、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编钟音乐的盛行
③道教的兴起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 . ②③④①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③①②
D . ③②④①
20、北宋司马光编纂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下面哪个人物不可能出现在他的笔下( )
A . 秦始皇
B . 张骞
C . 玄奘
D . 岳飞
二、判断题(共3小题)
1、家住泉州的小林经常带外国商人去参观佛教遗迹清真寺,收入丰厚。
A . 正确
B . 错误
2、道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唐朝。
A . 正确
B . 错误
3、道教的主张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特色。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读图题(共1小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少林寺的出现是世界哪一宗教对我国的影响?
(2)简述佛教在中国传播对我国的影响。
四、探究题(共1小题)
1、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兴起后,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佛教和道教都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想一想,为什么佛教和道教都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