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 B .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 .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 . 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2、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的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A . 酒精容易制造,价格低 B . 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更低 C . 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测量准确 D . 酒精无毒,水银有毒
3、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 . 冬天向手上哈气感到暖和 B . 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 . 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 D . 下雪了,大家主动打扫道路上的积雪,避免雪化了出现交通事故
4、如图1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5、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冰、玻璃、松香是晶体 B . 玻璃、松香、橡胶是非晶体 C . 橡胶、玻璃、铁是导体 D . 冰、铁、玻璃是绝缘体
6、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 . 海波是非晶 B . 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 . 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 . 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
7、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 . 水的凝固过程 B . 海波的凝固过程 C . 玻璃的凝固过程 D . 蜡的凝固过程
8、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A . 80℃的酒精是液态 B .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 . 铅的凝固点是-328℃ D .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9、关于水在0℃时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能为固态 B . 只能为液态 C . 只能为固液共存状态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 . 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 . 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 . 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 . 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11、近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使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受阻,也使市民出行不便。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公路部门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
A . “融雪盐”能向雪传热,从而促进雪的熔化 B . “融雪盐”能降低雪的熔点,可使雪能在0℃以下熔化 C . “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 D . “融雪盐”渗入雪中后,能提高吸收太阳热辐射的本领,从而促进雪的熔化
12、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采用在水箱中加水进行冷却。在北方的冬天,外界气温常低于-20℃,为防止汽车停下来之后水箱中的水凝固,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
A . 较低的沸点 B . 较低的凝固点 C . 较高的熔点 D . 较高的凝固点
13、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比乙盆里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若两盆水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则(  )
A . 甲盆的水温比乙盆高 B . 甲盆的水温比乙盆低 C . 甲乙两盆的水温相同 D . 无法确定哪盆的水温高
14、保温瓶里装有1600克0℃的水,然后放进8克-1℃的冰,盖好瓶塞,过一会儿,下列情况会出现的是(  )
A . 有少量水会结成冰 B . 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C . 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D . 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      (填写序号)。

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①      ;②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      (填一条即可)。

2、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2)在BC段,锡处于      状态;在DE段,锡处于      状态。
(3)锡的熔化用了      min,它熔化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      状态。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穿上棉衣感到暖和,是利用棉衣有效地阻止了人体产生的热向外散发,棉衣自身并不发热。据报道,法国准备生产的一种夹克,其衣料的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较低时倍感温暖,试说明这种夹克能调节温度的道理。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受热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给萘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      态。
4、小玉漫步在雪后的海边,发现道路上的水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的。她想到水的凝固点是否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呢?
(1)实验猜想与假设:含盐多凝固点      (选填“高”或“低”)。
(2)实验探究准备:箱门透明的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支温度计。

实验探究过程:①在杯中装相同多的水,分别加质量      的盐;②将烧杯置于      中;③观察温度计,记录      的温度。

(3)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含盐量

5%

10%

15%

凝固点/℃

-1

-3

-6

实验数据分析论证: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