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9小题)
1、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 )
A . 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 .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 .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 .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2、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 . 9>6
B . 6<9
C . 6>9
D . 9<6
3、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不断循环
B . 能量不断流动
C . 生物个体数目不变
D . 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4、“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庄稼、养花都需要施肥,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 )
A . 有机物
B . 无机盐
C . 能量
D . 水分
5、小明在山间的伯父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银杏,他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他不可能要到哪种植物的种子( )
A . 板栗
B . 玉米
C . 蕨菜
D . 银杏
6、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
A . 雄蕊、雌蕊
B . 花托、花柄
C . 花萼、花瓣
D . 柱头、花柱
7、“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 .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 生物的遗传变异
C .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8、人们在养金鱼的鱼缸内,通常放置一些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观赏价值
B . 增加水中氧气
C . 提供鱼的食物
D . 清除水中杂质
9、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
A . 缺少生产者
B . 缺少消费者
C . 缺少分解者
D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10、超市蔬菜柜台的温度往往保持在0—10℃,而且蔬菜外面往往都会包一层保鲜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
B . 抑制蔬菜的光合作用
C . 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D . 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11、2016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B . 浮游植物占优势
C . 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
D . 湿地生态系统只与森林生态系统有关联
12、在“调查公园内的生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甲发现了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
B . 乙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带回回学校问老师
C . 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D . 丁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
13、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 . 绿色植物 → 蚱蜢 → 蜘蛛 → 蜥蜴 → 蛇 → 猫头鹰
B . 绿色植物 → 鼠 → 蛇 → 猫头鹰
C . 绿色植物 → 蚱蜢 → 青蛙 → 蛇 → 猫头鹰
D . 绿色植物 → 鼠 → 猫头鹰
14、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一只猫和一株油菜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15、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 . 杀死细胞
B . 减慢细胞运动
C . 避免细胞吸水破裂
D . 分散细胞
16、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紫色的部位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液泡
17、克隆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后,经过一系列培育而成的。由此判断出,多莉的面部毛色及运用的技术分别是( )
A . 黑色 克隆技术
B . 白色 克隆技术
C . 灰色 转基因技术
D . 不能确定
18、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 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② 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③ 细胞质分成两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③②①
D . ②①③
19、我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什么组织( )
A . 分生组织
B . 保护组织
C . 营养组织
D . 输导组织
20、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单细胞生物都以有机物作为营养
B . 单细胞生物必须生活在水中
C . 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
D . 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21、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分别是( )
A .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B .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 .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22、图表示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b段表示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B . bc段表示幼苗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C . 在ab段,种子还没有萌发成能独立生活的幼苗
D . 在bc段,幼苗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3、把商场买来的大米种到地里,没有长出水稻,原因是( )
A . 土壤温度太低
B . 土壤潮湿不够
C . 种子的胚被破坏
D . 阳光不够充分
24、与人的胰腺细胞相比,小麦的根尖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膜和液泡
B . 叶绿体和液泡
C . 细胞壁和叶绿体
D . 细胞壁和液泡
25、植物体在白天( )
A . 只进行光合作用
B . 只进行呼吸作用
C . 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6、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各种自然景观,从诗中描述的情景看,生态环境较差的是( )
A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7、广东沿海近几十年红树林曾遭严重人为破坏,为恢复其原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 . 补种并保护红树林
B . 张网捕猎各种鸟类
C . 大面积围海造田
D . 大量排入生活用水
28、汕头是一个宜居的、有幸福感的城市,全市人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下列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的是( )
A . 主动积极清扫路边的垃圾,减少蚊虫滋生
B . 爱花护草
C . 在树干上刻“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D . 文明礼让,尊老爱幼
29、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水
B . 阳光
C . 温度
D . 土壤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如图为花生的果实、松的球果及花生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底就是花生果实(即图甲),请问“白胖子”在生物学上是指 ,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
(2)甲图中的②和乙图中的③称为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它属于 ;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有[ ] 保护,因此该植物称为 植物。
(3)丙图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种子萌发时所必需的环境条件之一是需要充足的空气,原因是萌发的种子进行旺盛的 作用,利用大量的氧气,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 ,供生命活动需要。
2、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的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说的是叶能够进行 作用,完成这一功能的场所是细胞里的 。
(2)根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说的是根具有 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区细胞完成的。
(3)萎蔫的叶:“快给我水!我渴死了”说的是茎中的 管具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运输的方向是从 运输。
3、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上图中 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它们之间通过 关系联系在一起,形成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有阳光、 等(任写一项)。
(3)平衡状态下,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
(4)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分解者将尸体中的 分解成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再利用。
(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今年中国确立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使我们的家乡环境更加美好,政府组织人员在荒山、沙漠和城市空地上大面积植树。在绿化过程中,园林工人们用到了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你分析一下
(1)移栽时,剪掉大量的枝叶或遮上防晒网,目的是降低树木的 作用,来提高成活率。
(2)仍保留一部分枝叶的目的是让绿叶进行光合作用,其实质是植物利用 ,在叶绿体中将水和 转化为储存能量的 ,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为了环境更美好,政府还大力提倡“低碳生活”,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回答2点)
① ②
5、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完善下列内容
(1)提出问题:草履虫能否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作出假设:
(2)设计实验:
①在甲、乙两片载玻片的两端分别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吸取草履虫的培养液时,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层吸取;
②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
③在甲载玻片左侧的培养液中放入少许盐,在乙载玻片左侧的培养液中滴加肉汁,同时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3)预期实验现象:
甲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右侧运动,说明盐对草履虫是 刺激;乙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左侧运动,说明肉汁对草履虫是 刺激。(填“有利”或“有害”)
(4)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