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对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 .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D . 动物的呼吸作用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 B . C . 温度 D . 湿度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森林生态系统
4、番茄(西红柿)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  )

①输导组织   ②分生组织   ③营养组织   ④保护组织.

A . ④②① B . ④①② C . ④③① D . ④①③
5、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新的细胞核;

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③母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②① D . ①③②
6、下列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生长繁殖 B . 消化吸收 C . 遗传变异 D . 风化锈蚀
7、若把许多观赏植物放在卧室里过夜,卧室里的空气成分的变化是(     )

A .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B . 氧气含量增多 C .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D . 有毒气体增多
8、炎炎夏日,人们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的原因是植物进行(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9、人的耳朵、眼睛、心脏都属于(     )
A . 组织 B . 系统 C . 器官 D . 新细胞
10、一个带有“6”字样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呈现的物象是(       )
A . 6 B . 9 C . 0 D . 8
11、“锄禾日当午”,农民给庄稼松土的目的是给农作物提供(      )
A . B . 氧气 C . 生活空间 D . 营养物质
12、珠海进行道路改造时,园林工人将植物的枝叶都砍掉移栽,是为了(     )
A . 减少蒸腾作用 B . 减少光合作用 C . 减少水分吸收 D . 减少呼吸作用
13、我们吃的萝卜、甘蔗是植物的(      )
A . 生殖器官 B . 营养器官 C . 基本组织 D . 果实
14、为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 . 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升高温度 B . 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C . 白天和夜晚都适当提高温度 D . 白天和夜晚都适当降低温度
15、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
A .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 .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 . 按照生物的数量
16、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  )
A . 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 B . 温度低,蒸腾作用弱 C . 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 D . 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17、将四株大小差不多的同一种植物的幼苗,分别培养在下列液体中,能正常生长的是(    )
A . 糖水 B . 盐水 C . 土壤浸出液 D . 蒸馏水
18、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正确的描述是(  )
A . 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 . 白天,同样条件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 . 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日间进行 D .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19、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绿色植物是(  )
A . 种子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被子植物 D . 藻类植物
20、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呼吸作用 B . 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 C . 若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①代表氧气,④代表有机物 D . 此叶片在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如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如图为      细胞;
(2)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是[      ]      
(3)在高等生物中,遗传物质是在细胞的[      ]      
(4)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5)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撕取薄膜   b.盖盖玻片 c.染色   d.展开薄膜   e.滴清水.

2、某学校一个生物科技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通过对一个稻田生态系统的观察,发现稻田里主要的生物有:水稻、昆虫、青蛙、捕虫的小鸟等.他们绘制出了该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所含食物链有      条.
(2)此生态系统的      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水稻、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如果水稻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4)在水稻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重复测3次,取3次的      作为测定结果.
3、如图是花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和[③]组成的结构叫      
(2)花粉从[②]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      ,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      
(3)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4)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的谜底是花生.谜面中“麻屋子”是指      ,是由      发育而成:“红帐子”是指      ,是由胚珠的珠被发育而成的:“白胖子”是指      ,是由      发育而成.
4、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据图回答

(1)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2)把一片叶的部分遮光的目的是      .酒精变为      色.
(3)洗净后,在此叶片上滴入碘液,发现叶片的不遮光部分变成了      ,说明该部分有      产生,同时说明了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为了进一步探究关于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生物小组提出“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的探究问题,并按照如下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材料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的绿豆幼苗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的绿豆幼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幼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10天

①该小组做出的假设是      

②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③实验结果:甲组幼苗叶呈绿色,乙组幼苗叶呈黄色.

④归纳结论:      的形成需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