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7小题)

1、莫泊桑,      国作家。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主要作品有                  等。左拉,19世纪后半期      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一生写成数十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为      

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浩繁        醒       胡        片言       强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精zhàn            jī       身      huì       涩     卷zhì       

4、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供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抖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②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坠落,如果您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径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中来的。

错别字

       

       

       

       

改  正

       

       

       

       

5、补全下列成语。

炉火纯          叹为观          离      叛道

      浩繁    血气方          片言      

6、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形容恭敬地听别人讲话。       

②原指官吏初到任所,这里指刚步入文坛。      

③比喻技术或学问达到成熟、完美的境界。      

④没有可以被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7、解释加线的词语

可击      

血气方刚       

卷帙浩繁       

寥寥数语       

8、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      (a.信息b.气息)。

②《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       (a.完美无缺b.巧妙绝伦)的作品,爆响了。

③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      (a.完美b.精美)的典范、      (a.永远流传b.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9、下列句子都有主语、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请在原句加以改正。

①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②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      

③全国男子排球联赛江苏赛区比赛,今天召开了。      

④改革开放以来,新的观念在人们心中茁壮成长。      

10、根据文章《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思路,排列下面的句子的顺序。

①深情地回忆莫泊桑的文学生涯,对其文学天才予以热情礼赞。

②充分肯定莫泊桑的光荣所在,预言并强调莫泊桑将与其作品一样获得永生。

③抒发对死者炽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奠定了演讲的感情基调。

④精辟论述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对其文学创作给予崇高的评价。

11、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

 例:一棵树,是一艘大地的船。大地的船,为春风升起绿帆。

12、指出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②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      

③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      

④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13、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zàng)      沉(mù)        谦(gōng) B . 发(huàn)     强(gàn)      始(yī) C . 身(jī)         精(zhàn)      醒(huò) D . 落(dòu)       厌(nì)        卷(zhì)
14、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 (      )。

A . 片言只语  有朝一日  迫不急待   洗耳恭听 B . 血气方刚  挑拔离间  下车伊始   发人深思 C . 哄堂大笑  拍案而起  焦燥不安   无懈可击 D . 离经叛道  从容不迫  炉火纯青   叹为观止
15、下列加线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 那座大楼着火了,熊熊的大火让人叹为观止 B . 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 C . 小张对工作不仅负责,而且熟悉业务,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D . 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 , 眼睛明亮而含笑。
1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 . 建筑的美感是蒙眬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 . 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 . 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1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 . 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 B . 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 C . 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 D . 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二、问题理解(共6小题)

1、对文章《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中的精美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这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对莫泊桑及其文学创作给予了崇高的评价。 B . “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左拉以“面包”为喻,说明莫泊桑的作品比较平常。 C . “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此句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以强烈的无可置疑的语气与炽烈的情感托起莫泊桑的生命之舟,暗示其作品将不朽于世。 D . “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这句话既赞扬了莫泊桑作品之多,又赞扬了其艺术水平之高。
2、《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中,作者是从(   )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

A . 外貌 B . 作品 C . 勇气 D . 才气 E . 喜好
3、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       

4、课文《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最后一段说:“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莫泊桑光荣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这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

5、读课文《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作者演讲时为什么要以“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开头?

6、这篇《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演说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三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2)“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三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拓展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待挫折

     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有删改 )

                                                             

(1)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2)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