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4小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先后从中国割占领土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千米的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俄国 D . 美国
2、创立“拜上帝会”,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是(  )
A . 洪秀全 B . 陈玉成 C . 石达开 D . 李秀成
3、下侧漫画反映的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一些天真的想法,该想法最终破灭的根源是(  )

A . 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 . 没有学到真正的技术 C .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 . 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
4、《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从一个侧面表现(  )
A . 赔款数目庞大 B . 割让大量领土 C . 清政府注重发展友好外交关系 D .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民国约法》 C . 《中华民国宪法》 D . 《三民主义》
6、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内容的是(  )
A . 大会决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 . 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 . 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D . 大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 国民党革命远动的开始
8、土地改革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A .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 川陕革命根据地
9、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 红军长征的胜利 C .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D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
10、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历史开始于下列哪一事件(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甲午战争 D . 台儿庄大捷
11、《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象征,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伟大的民族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 . 聂耳 B . 田汉 C . 毛泽东 D . 冼星海
12、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两次联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 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完成 C . 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D . 淞沪会战的爆发
13、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八七会议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14、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的头三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达148万,山东解放区有96万农民参军,700万民工随军支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 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B . 晋冀鲁豫解放区农民痛恨国民党 C . 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房屋等 D .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同盟会B.江南制造总局  C.新青年(青年杂志)D.康有为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2)所谓近代化,既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请你继续绘制完成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请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师夷长技”

维新变法

      

      

 

2、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青年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国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三: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国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1)根据材料一,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      
(2)1936年为了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3)请写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各一著名战例。
(4)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但是时机还不成熟,便玩弄和谈阴谋,这一和平谈判指的是      ,国共双方签订了      。但是协议墨迹未干,蒋介石便悍然发动了内战。
(5)国共两党分分合合20余载,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3、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城,它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分析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英国军舰的上,在一份对中国及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的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日寇疯狂大屠杀,男女老幼亦不分。尸恒满地,血流成河,枉死三十余万人。哀鸿遍野憾天地,血雨腥风日月昏……”

材料三:钟山风雨其仓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

(1)材料一中的“对中国及不平等的文件”指的是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该事件发生于何年?
(3)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解放了哪座城市?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