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1 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地区鲜花种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是(    )。

①光热充足  ②肥沃的土壤  ③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④先进的保鲜技术

(1)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2)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第三方大数据分析机构标准排名研究院日前发布2016中国“氧吧城市”排行榜,“绿色肺活量”是评选“氧吧城市”的重要指标,“绿色肺活量”体现了绿色植被制造氧气和吸附尘埃的能力。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北方城市的“绿色肺活量”季节变化较南方城市大的原因是北方城市植被主要是(    )  

(1)
A . 常绿阔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针叶林 D . 常绿硬叶林
(2)影响入榜“氧吧城市”因素有(    )

  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②市域森林覆盖率  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④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⑤市域经济总量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3、2000~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特征明显,水泥工业、农用化工、能源产业等从东部明显转出;纺织工业、汽车工业等向东部强势转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纺织工业、汽车工业等向东部强势转入的原因是(    )

(1)
A . 原材料 B . 节能减排 C . 劳动力因素 D . 产业集群优势
(2)关于劳动力因素对产业转移和升级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数量减少会吸引高技术产业迁入 B . 技能提高会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C . 数量减少会减缓产业结构转型 D . 技能提高会“挤出”高技术产业
4、

山东枣庄因枣而得名。红枣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好干燥,耐干旱。下图为枣庄市所在的区域略图,D地红枣果实大而甜,是全市唯一相对集中、产量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最主要地形类型是(    )

(1)
A . 丘陵 B . 平原 C . 高原 D . 盆地
(2)D地红枣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    )

(2)
A . 迎风坡降水丰富 B . 背阳坡光照充足 C . 山坡排水条件好 D . 土壤肥沃水源足
(3)解决枣庄红枣相对集中、产量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3)
A . 增加有机化肥使用量,提高红枣质量 B . 举办红枣文化旅游节,发展观光农业 C .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开拓销售市场 D . 延长红枣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
5、

白洋淀(淀为浅湖)位于华北平原,淀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自然坡度为1:7000。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个世纪在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建起了百余座水库。读白洋淀水系分布图(局部),完成下列各题。

(1)上游河流修建众多水库,其原因是(    )

(1)
A . 河流流量大 B . 水位季节变化大 C . 河流落差大 D . 容易发生凌汛
(2)今年4月初,上游两大型水库开闸同时向白洋淀放水,计划为期两个月。目的是(    )

(2)
A . 减轻上游水库的压力 B . 水库冲淤排沙 C . 改善白洋淀的水质 D . 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
(3)要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重新规划一个国际领先标准的低碳的、绿色的新城,则白洋淀及其附近地区适宜保留和发展(    )

(3)
A . 传统工业 B . 水稻种植业 C . 房地产业 D . 旅游业
6、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右图中设置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1)
A . 防治沙尘暴 B . 美化环境、保持水土 C . 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保护公路 D . 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2)上左图中的甲处能够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2)
A . 光照强 B . 年温差大 C . 降水量大 D . 地形平坦
7、读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可能位于我国(    ) (1)
A . 青藏高原 B . 塔里木盆地 C . 东北平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2)
A . 饲料厂 B . 油菜种植 C . 养鱼场 D . 酒精厂
8、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1)
A . ①为迎风坡,降水丰富 B . ②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 C . ③矿区地势低洼 D . 城市均沿河分布
(2)乙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甲河没有,其原因是乙河流域(  ) (2)
A . 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重 B . 林地分布少,水土保持作用弱 C . 城镇人口多,用水量大 D . 近海岸地势平坦,利于泥沙沉积
9、弃风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弃风电量与计划发电量的百分比;弃风率的存在,反映了风电场常常弃风停机(大量的风力发电机停止运转);读我国2016年部分省份风电占比与弃风率的对比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1)从表格中可以发现(  ) (1)
A . 风电占比越高,弃风率越高 B . 北方地区弃风率最高的是甘肃省 C . 西北地区风电占比均高于东北地区 D . 风电占比在5.8%以上的省份,都有较为明显的弃风
(2)针对各省份较高的弃风率,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2)
A . 新疆——逐步减少煤电比例 B . 内蒙古——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域输电 C . 云南——压缩供热电厂发电供热容量 D . 山西——严格控制风电项目核准和建设
10、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修建水库是为了(  ) (1)
A . 发展水产养殖 B . 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C . 调节河川径流 D . 保障生活生产用水
(2)图示灌渠附近最有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2)
A . 土地盐碱化 B . 土地沙漠化 C . 地面沉降 D . 水土流失
11、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喀什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2010年12月30日,连接喀什与和田的喀和铁路(如图所示)建成通车。2011年6月28日首列旅客列车开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 (1)
A . 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潜力巨大 B . 交通条件好 C . 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 . 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
(2)喀什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 (2)
A . 河流下游 B . 绿洲地带 C . 沙漠地区 D . 高山雪线附近
(3)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主要有(  )

①促进西部大开发

②优化地方经济结构

③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

④加强我国西部边防能力

(3)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联合湖位于美国西雅图市,19世纪中叶以前湖岸森林绵延,景色优美。1872年,运河修成,联合湖与海湾相通。此后,湖岸成为了工业发展重地。20世纪初,在湖北岸岬角建立了西雅图煤气厂。1956年,因天然气的全面推广,该煤气厂停产。后当地政府收购该厂区,改造与保留了部分工业遗迹并不断修复周边生态,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都市景观公园,成为成功利用工业遗迹的范例。下为联合湖位置示意图及煤气厂公园景观鸟瞰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世纪70年代,联合湖湖岸成为工业发展重地的原因是(  ) (1)
A . 自然环境优美 B . 水运条件改善 C . 能源资源丰富 D . 土地价格低廉
(2)推测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生态修复中最难以治理的是(  ) (2)
A . 大气与矿渣污染 B . 生物种类单一 C . 土壤与地下水体污染 D . 地表植被农药残留
(3)西雅图煤气厂的废弃工业用地重塑,其体现的意义是(  ) (3)
A . 追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B . 追求土地价值最大利用 C . 追求历史遗迹最佳保护 D . 追求生态环境自我修复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庆市是因资源开发及资源加工等相关工业集聚而形成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

材料二: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统计表:

年份

2005

2008

2012

GDP(亿元)

1400

2220

4000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1)大庆石油开采及石油化工的布局属于      指向型工业。该城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有      

(2)该工业地域各企业之间的工业联系属于      联系。众多企业的集聚优点有      

(3)德国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是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草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示意若尔盖草原位置。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沼泽的原因。
(2)关于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人认为“泥炭是湿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禁止开发”,针对这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1 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