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4 中国地理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年-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年-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据图可判断( )
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黄河身体上也存在“病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2006年 | 17.6 | 27.6 | 54.8 |
2011年 | 12.3 | 34.6 | 53.1 |
(1)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某学生2014年暑期前往下图示意区域旅游考察,读图回答问题。
羊卓雍措流域图
1974--2009年羊卓雍措水位年内变化特征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1)(1)
①能增强大气逆辐射而增温
②能阻挡地面辐射,减小降温幅度
③阻止冷空气进入,减少内外热量交换
④自身可释放热量进行保温
(3)二、综合题(共3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迁移。
材料二 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图2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黄鱼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肉质较好且味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平时栖息在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鱼群喜透明度较小的浑浊水域,产卵场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岛屿、内湾近岸低盐水域内底质为软泥或泥质的浅水区,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以鱼虾等为食,秋冬季又向深海区迁移。随着捕捞量的逐渐加大,我国近海高龄黄鱼几乎绝迹。大黄鱼的成鱼养殖模式,目前有网箱、围网与土池等多种,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福建省三沙湾内风平浪静、不冻不淤,年均水温约为20.3℃,是我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水鱼人工繁育和网箱养殖基地,湾内三都奥为著名良港。图6为福建省地理位置及三沙湾区域放大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