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35cm
B . 12.34cm
C . 12.50cm
D . 12.36cm
2、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 10cm
B . 20cm
C . 30cm
D . 40cm
3、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夏天,积水干涸
C . 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 .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4、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可行的做法是( )
A . 缩短加热时间
B . 使容器内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C . 降低炉火的温度
D . 将糖汁密封在高压容器内加热
5、透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 照相时,被照者应该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C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虚像
D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8s时的速度为30m/s,则这个物体在4s时的速度为( )
A . 30m/s
B . 60m/s
C . 20m/s
D . 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 . 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
C . 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
D . 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9、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拍摄a时,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 . 拍摄b时,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 . 拍摄a与b时,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 . 无法判断
11、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是发生日环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折射
C . 光的反射
D . 光的色散
12、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示数为37.5℃,仅用酒精消毒后分别给正常体温37℃和高烧的病人38.5℃测体温,则先后两次体温计的示数应该是( )
A . 37℃ 38.5℃
B . 37℃ 37.5℃
C . 37.5℃ 38.5℃
D . 不好判断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选填“增大”或“减小”),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拍照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 的实像.
2、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标是 ,单位是 .
3、任何气体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会 ,所以可以利用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在温度不能降低到足够低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4、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是 温度计.
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度,分界面的 (左/右/上/下)侧是空气.
6、如图,在物理课上,同学们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结果发现,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了,这说明:声音传播需要 ,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7、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性质制成的.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之前,应注意观察所用温度计的 和 .体温计的量程 ,分度值 .如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为 ℃.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两个:
(1) 、
(2) 。
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B.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
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D.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选填字母)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 (选填字母)说明 .
② (选填字母)说明 .
3、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4)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
4、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这时反射角也减小,使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
(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 ;② 。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当它指示气温是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