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专项训练07:实验题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实验探究题(共31小题)
小明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 | 液体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 | ||
左液面/mm | 右液面/mm | 液面高度差/mm | ||||
1 | 水 | 3 | 朝上 | 186 | 214 | 28 |
2 | 3 | 朝下 | 186 | 214 | 28 | |
3 | 3 | 朝侧面 | 186 | 214 | 28 | |
4 | 6 | 朝侧面 | 171 | 229 | 58 | |
5 | 9 | 朝侧面 | 158 | 242 | 84 | |
6 | 盐水 | 9 | 朝侧面 | 154 | 246 | 92 |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王刚同学利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根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铅笔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如图所示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
次数 | 开关 | 磁场方向 | 导体ab的 运动方向 | 电流表指针 的偏转方向 |
1 | 断开 | 向下 | 向右运动 | |
2 | 闭合 | 向下 | 向右运动 | 向左偏转 |
3 | 闭合 | 向下 | 向左运动 | |
5 | 闭合 | 向下 | 向下运动 | 不偏转 |
6 | 闭合 | 向下 | 向上运动 | 不偏转 |
7 | 闭合 | 向上 | 向左运动 |
(1)如图甲,小雨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2)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沿FO方向入射到镜面,那么反射光线会沿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成70°,则EO与平面镜成 角.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2 | 1.4 | 1.6 | 1.8 | 2.0 |
电流I/A | 0.24 | 0.28 | 0.32 | 0.4 |
A: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至a端,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1;
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至b端,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2;
C:待测电阻Rx的阻值的表达式为Rx= (用I1、I2、R0表示)
比较甲、乙两图象,发现两图象间的距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说明 .
运动.
A.电源(电压为9V)
B.电流表A(量程0~0.6A,0~3A)
C.电压表V(量程0~3V,0~15V)
D.滑动变阻器R;
E.电阻箱R0;
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则:
表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V/V | 0.5 | 1.0 | 1.5 | 2.0 | 2.5 | 2.8 |
电流I/A | 0.16 | 0.22 | 0.25 | 0.28 | 0.29 | |
电阻R/Ω | 3.1 | 6.8 | 8.9 | 9.7 |
表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阻R/Ω | 5 | 10 | 20 |
电流I/A | 0.30 | 0.20 | 0.12 |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室有如下表格中的7种电阻丝,则:
导线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长度(m) | 1.0 | 0.5 | 1.5 | 1.0 | 1.2 | 1.5 | 0.5 |
横截面积(mm2) | 3.2 | 0.8 | 1.2 | 0.8 | 1.2 | 1.2 | 1.2 |
材料 | 锰铜 | 钨 | 镍铬 | 锰铜 | 钨 | 锰铜 | 镍铬 |
①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 (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
②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为 ℃.
③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小亮同学每隔l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欢同学及时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了读数.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t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刻度,小欢同学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动,才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②他们进一步实施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烧杯质量m1 ,
B.将该品牌牛奶倒一部分在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体积为V
他们测得牛奶的质量m= (用m1、m2表示);
据此求得该品牌牛奶的密度ρ= (用m1、m2、V表示).
③经过分析,两位同学很快发现上述实验操作步骤有不足之处,所测得该品牌牛奶密度数据比包装盒上公布的密度数据 (选填“偏大“或“偏小“).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温度/℃ | 90 | 92.4 | 94.4 | 95.6 | 96.8 | 98 | 98 | 98 |
实验次数 | 斜面的 倾斜程度 | 物体重 G/N | 物体上升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 F/N | 物体移动距离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5.0 | 0.10 | 1.6 | 0.50 | 0.50 | 0.80 | 63% |
2 | 较陡 | 5.0 | 0.15 | 2.2 | 0.50 | 0.75 | 1.10 | 68% |
3 | 最陡 | 5.0 | 0.25 | 3.1 | 0.50 | 1.55 |
①闭合开关S后,小丽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均不动.她断开开关S,检查线路连接无误后,把电压表与b点相连的那根导线改接到c点,再次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仍不动,但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是 .
②排除故障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6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A,Rx= .
①请你依据下面的实验步骤,用画笔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只添加一条导线)
实验步骤:
A.开关S1和S2都断开,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
B.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只闭合开关S1时,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I1;
C.再闭合开关S2时,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I2(I2>I1).
②请你用I1、I2和R0表示Ry , 则Ry= .

实验 次数 | 钩码的 重力G/N | 钩码提升高度 h/m | 拉力 F/N | 绳端移动的 距离s/m | 机械效率 η |
1 | 2 | 0.1 | 0.9 | 0.3 | 74% |
2 | 4 | 0.1 | 1.6 | 0.3 | 83% |
3 | 6 | 0.1 | ① | 0.3 | ② |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序号 | 接触面 | 压力/N | 滑动摩擦力/N |
1 | 木块与木板 | 4.0 | 0.8 |
2 | 木块与木扳 | 5.0 | 1.0 |
3 | 木块与砂纸 | 4.0 | 1.2 |
分析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压力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 ;
一个实验小组对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案进行了改进:将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这种改进的好处是 (写出一种即可).
( 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 2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 , 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 3 )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 4 )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为26g.
( 5 )请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g | 烧杯和剩余食 油的总质量m2/g |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 m/g |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 V/cm3 | 食用油的密度 ρ/(g/cm3) |
| 26 |
|
|
|
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
A、电源 B、电阻RX C、滑动变阻器

Ib/A | Ic/A | Ia/A |
0.18 | 0.18 | 0.36 |
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示数为 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
b.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 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
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 (填“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