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GNP年增长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 |
1968-1972年 | 4.3% | 3.2% | 4.8% |
1973-1975年 | 2.4% | 5.3% | 9.4% |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50 | 7.0% | 38.0% | 55.0% |
1980 | 2.5% | 33.4% | 64.1% |
2006 | 1.0% | 20.0% | 79.0% |
上表反映出( )
国别 | 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美元) |
美国 | 381 |
苏联 | 126 |
英国 | 71 |
法国 | 50 |
西德 | 48 |
日本 | 32 |
意大利 | 29 |
年份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40% | 38% | 36% | 34% | 31% |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28% | 34% | 43% | 37% | 36% |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22% | 27% | 37% | 36% | 43% |
月收入 | 50 | 80 | 200 |
儿童津贴 | 13 | 13 | 13 |
其他津贴 | 50.1 | 30.1 | 0 |
纳税 | 0 | -7.9 | -43.8 |
国民保险 | -4.5 | -7.2 | —18 |
实际收入 | 108.6 | 108 | 151.2 |
当时的英国( )
二、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1938年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三、问答题(共1小题)
材料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摘编自李克强《在上海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职能与市场活力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所述政府职能与市场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关系,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